前一篇 | 后一篇
“三心”育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见行见效
作者: 陆彩飞 通讯员李宛颖            发布时间:2025-09-15 15:18:38

扫一扫阅读


原创话剧《为“你”穿上外衣》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生命线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优势。

坚守“初心”

思想引领铸牢“根”与“魂”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大思政”体系。研究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统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一支包括专兼职辅导员在内的专业队伍,通过系统培训不断提升素质。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为研究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制定并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党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书记和所长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突出组织引领,树牢“大党建”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学术科研、学习生活需要的党支部设置方式,成立研究生党总支和5个学生党支部。实施研究生党支部先锋行动,各党支部每年开展特色活动不少于5次,发挥党员在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创新实践、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开展专题知识竞赛、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设立研究生党总支、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机制,每年开展共建活动两次。

强化理想教育,健全“大育人”机制。针对研究生思想特点,开展研究生新生启航入学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及“参与国家重大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题党日。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清明追思、教师节感恩等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等活动。

文化“润心”

陶冶品格把握“形”与“神”

深挖红色资源,推动双轨育人。深度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红色铸魂+科学传承”模式。精心设计“3·5 学雷锋纪念日”“清明寄思先哲”等品牌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具象化。排演《为“你”穿上外衣》原创舞台剧,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一等奖;参与科学家故事短视频大赛,与兄弟院所联合开展“科学家精神 Citywalk”等活动。

做优导学文化,强化“三维一体”。突出课程建设、实践培养、文化浸润“三维一体”协同育人。通过课程思想政治研讨会将价值引领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以“硅苑师说”导师讲坛为载体,打造“硅酸盐所教学模式”;实施“硅训计划”特色项目,实现科研技能的代际传承;开展“一朝沐杏雨”谢师礼、“星辰远阔”毕业祝福等活动构建情感纽带,培育亦师亦友的现代导学关系。

塑造特色品牌,厚植文化基因。发挥品牌认同优势,打造“盐归正传”思想政治品牌活动,推动“盐”入思想舒筋络、入精神强骨骼、入学术壮肌肉、入创新健皮肤、入文化赓血脉。组织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桥段情景剧大赛、“最美研究生实验室”评选等活动,举办应对科研攻关、求职就业、个人情感等各类报告会,着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作用。

服务“贴心” 多元赋能提升“效”与“度”

科研助力,精心培养塑造新时代栋梁。建立多元化实践交流平台和全方位创新支持体系,组织研究生参访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部、英飞凌等知名企业,积极开展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所及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交流互访,打造“新材料 新梦想”上硅大学生学术论坛。修订完善《研究生考核办法》《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培育计划管理办法》及所级各类奖学金管理办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重大任务,努力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培养生力军。

安全至上,构建身心安全教育体系。入所研究生必须完成集中安全培训、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报告、实验安全知识网上答题三项核心安全培训,全员与导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反诈骗等专题讲座。构建“预防—干预—发展”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每年开展两次心理健康普测,打造立体化咨询网络,定期开展个案咨询、专业团体辅导,与国科大心理中心、上海分院建立转介机制,开设“心理素质提升”特色课程,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格局。

就业赋能,构建就业服务保障体系。依托“职”引未来辅导员工作室,持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定期举办留所政策宣讲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开设“高校毕业生求职技巧”等实用课程,精心编制“硅硅攻略”求职指导手册;举办“职引未来的offer”杯模拟求职大赛、“遇见成长”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举行上海分院嘉定片区联合招聘会、“百川硅海”校友论坛,邀请十余家知名企业来所宣讲,组织学生实地参访龙头企业,连续三年实现就业率100%。

(作者陆彩飞系上海硅酸盐所研究生部副主任、研究生党总支书记,李宛颖系上海硅酸盐所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