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藏联合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工程建设一线高高飘扬
作者: 陈兴 通讯员李莹            发布时间:2025-09-15 15:16:30

扫一扫阅读


临时党支部在工程建设一线开展主题党日

在“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建设中,西藏那曲授时台和拉萨授时监测站的建设是重要环节。在这片高海拔的土地上,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藏联合临时党支部勇挑重担,在国家授时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工程建设一线高高飘扬,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党建引领 筑牢战斗堡垒

国家授时中心党委始终密切关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藏项目的建设进展,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支持。在项目筹备阶段,中心党委深入调研,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项目的顺利立项提供了决策依据。在项目建设阶段,中心党委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同时,国家授时中心党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人员调配方面,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充实到项目一线,为党支部注入强大活力;在技术支持方面,组织专家团队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在组织协调方面,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对项目建设的支持,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拉萨授时监测站开工建设以来,时间紧、任务重、环境艰苦成为摆在参建人员面前的巨大挑战。为了凝聚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023年8月,中心党委在西藏那曲成立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藏联合临时党支部。党支部涵盖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中铁一局建安公司等参建单位的党员,搭建起沟通协调、协同作战的坚实平台。

项目建设过程中,临时党支部将党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通过总结过往建设工作,部署下一阶段施工计划。临时党支部传承和发扬国家授时中心“326精神”“老西藏精神”及“三不倒川藏线”精神,并将这些宝贵精神融入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引领党员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职责,提高建设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党员带头 攻克建设难题

在拉萨授时监测站建设过程中,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始终冲在最前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对高海拔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紧张的工期,党员们勇挑重担,毫不退缩。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党员技术骨干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他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带领其他参建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用2个多月就顺利完成五层综合楼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外围墙建设工作中,由于高山坡地段受到寒潮气候影响,施工面临重重困难。为确保在冬歇期前实现围墙合拢,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展“除雪开路,党员带头,不讲困难,全力保障”主题党日,召开项目班组专题会议,精心商讨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全力保障围墙施工建设任务。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所有党员冲锋在前,经过1个多月的奋战,园区外围墙顺利完成,极大保障了冬歇期间那曲授时台的园区安全。

2025年,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随着拉萨授时监测站全面复工,临时党支部党员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调整后的施工计划,带领全体参建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同时与跟踪审计单位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工程变更等事宜规范有序进行。在党员的带动下,全体参建人员齐心协力,力争今年底完成拉萨授时监测站全部土建施工任务,为工艺设备进场做好充分准备。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不仅是科学试验研究平台,更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国之重器。在西藏地区建设授时台和授时监测站,对于完善国家授时体系、提升我国授时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时党支部的引领和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藏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拉萨授时监测站提前半个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那曲授时台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后续建设过程中,临时党支部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支部党员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工程建设一线高高飘扬。

(作者陈兴系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藏联合临时党支部书记,李莹系国家授时中心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