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特色党支部工作】雁行千里不掉队  离乡离土不离党
作者: 唐琳  通讯员宋志春            发布时间:2025-07-10 10:29:06

扫一扫阅读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与非洲开展科技合作

201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肯尼亚。作为中国首个境外综合性科教机构,中心在促进中非科教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中非科技合作迈向新高度。而这背后,正是抓实海外党建工作激发出的源源动力。

2017年5月,经武汉植物园党委批准,中心党支部正式成立,现有常驻党员5名,短期停留的临时党员10~26名。党支部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促进科技服务“一带一路”为立足点,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确保党建工作有内容、有形式、有声音、有成果。党支部先后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党建引领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多年来,中心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灾害预警、现代高值农业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联合肯尼亚多家单位,系统开展肯尼亚植物研究,出版的《肯尼亚植物志》获肯尼亚总统高度赞誉;通过实施粮食作物产能提升行动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因地制宜推广良种良法;通过“东非水塔”计划致力于提升肯尼亚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丰富学习方法,筑牢战斗堡垒。党支部在中心总部驻地开辟“党员学习角”,张贴国旗、党旗和入党誓词,增强驻外党员的归属感,创造浓厚学习氛围。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建“微支部”,及时发布国内时政动态和学习教育信息;开展线上党史知识竞赛,组织驻外党员在群内分享学习体会、交流工作心得、畅谈生活感悟。

融入党建家庭,提升驻外形象。“雁行千里不掉队,离乡离土不离党”是党支部始终秉持的理念。为此,党支部组织成立驻外党员支援服务队,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赴坦桑尼亚孤儿院和养老院慰问,捐款修缮儿童活动设施;参与联合国人居署为肯尼亚妇女儿童捐赠饮水罐的公益行动,得到当地群众、政府机构和中国驻外机构的肯定,正面有力地提升了我院驻外科研人员形象。

(作者唐琳系《科苑党建》编辑部主任,宋志春系武汉植物园党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