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层党组织的报道】武汉文献中心: 党建引领 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科技决策支撑
作者: 袁一雪 通讯员裴攀 发布时间:2025-07-10 10:29:06
|
学科情报党支部赴广州地区研究所开展情报需求对接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党委将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条分缕析,掌握其中“活的灵魂”,从中寻找战略支撑的热点。
在中心党委领导下,各党支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文献情报工作从科技话语体系向政策话语体系转变,从资源仓储向知识策源转型,赋能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前瞻性研判。
深挖理论富矿
聚焦科技思想定向领航
“武汉文献中心作为国家科技文献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宏观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保障的重任。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上就是从党中央决策部署中找到与科技决策相关的重点方向任务。”武汉文献中心党委书记刘清指出。
根据中心党委要求,武汉文献中心各党支部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院党组重要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等作为重要学习内容。
战略情报党支部精心策划、系统组织学习教育,形成“开展宣贯一次、交流研讨一次、专题党课一次、现场调研一次、联学共建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一次”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党支部坚持开年第一会“学习贯彻落实院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机制,由党支部书记作专题党课报告,支委、团队负责人、正高级人员和青年党员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交流研讨,并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本部门、党支部的年度重点工作及任务清单。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会前一测”机制,第一时间组织集体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综合采用共享学习资料,通过联学共建、实地参观等多种创新形式,做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党支部还坚持开展“青年党员讲堂”特色活动,树立党支部学习标杆。
学科情报党支部坚持每月梳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每次由不同党员领学,做到月月跟踪梳理、月月学习领悟,进一步提高党员政治站位,培养战略思维与视野,丰富情报语料,推动学科情报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方法体系
打造决策咨询实战成果
目前,武汉文献中心已形成“把握战略、体悟语境、理解背景、凝练目标、归纳任务、提炼举措”的工作体系,以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指导文献情报工作,为科技政策提供战略支撑服务。
学科情报党支部抓住“油气资源增储”关键词,联合武汉岩土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凝练选题,报送“加快大规模深地油气资源储备,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我国大型油气储存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咨询建议;针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联合广州能源所报送系列咨询报告,获批并被采用。党支部聚焦海洋高技术、人工智能、海洋资源利用及海洋安全问题,主动策划专题报道,并协同责任研究所共同申请关于海洋安全保障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作为武汉文献中心数据底座的建造者,数字资源与网络部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中找到工作方向,围绕数字资产治理开展各项研究和实践工作,通过数字资产治理,打破数据孤岛,解决数据重复建设、数据质量差异大、数据安全难保证等问题,为支撑抢占科技制高点任务和情报研究工作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保障。
强化战略支撑 服务科技制高点攻坚突破
为进一步为抢占科技制高点作出积极贡献,推动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武汉文献中心党委提出能力和影响力的“双提升”计划。
一方面,持续坚持“引、育、用”结合,激发队伍活力;支持和鼓励科研骨干承担重点任务,加强岗位锻炼;引导职工在德、能、勤方面提升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机构形象塑造、学科建设、学术产出与质量提升、产品体系建设、构建学科领域专家网络等提升机构影响力,确保“双提升”计划取得实效,为中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双提升”计划框架下,战略情报党支部开展能源领域科技制高点战略研究项目,凝练“科技前沿”“发展引领”“国家安全”三个维度,结合能源领域特征构建可量化、可操作的科技制高点评估方法体系。
产业情报部面向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深耕数据底座建设,为国内多家大型央企提供情报服务,包括开展产业大数据的智能化监测、技术对标、技术预测等方法研究与应用实践,精准识别前沿技术动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方向。
学科情报部根据“人工智能+”行动,在中心领导统筹下开展“人工智能+海洋”“人工智能+生态”“人工智能+核磁”“人工智能+水生”等研究方向,产出情报研究专题项目和科技论文等研究成果。
刘清表示,未来,武汉文献中心将积极探索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新举措,营造良好创新发展氛围,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强大动力。
(作者袁一雪系《科苑党建》责任编辑,裴攀系武汉文献中心党委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