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光机所:瞄准“制高点” 搞好“大党建”
作者: 文 | 张双虎 通讯员陈凤 发布时间:2025-02-19 16:04:25
|
孙传东为党员先锋队授旗
“有段时间,所长对我很不满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传东挺直身子、瞪大了双眼,“凝固”了几秒后补充说,“因为我们当时有两个重大科研任务进展非常不顺利。”
按照通常理解,科研进展不顺利是技术方面的问题,似乎和党建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西安光机所所长为党委书记出了一道题:现在是科研人员最“绷不住”的时候,天天住实验室加班都解决不了问题,怎么保证他们的精神状态?怎么保证家庭稳定?党组织的温暖送到了没有?
“那我就得上,得对上这个‘茬口’。”孙传东说。
在这一点上,西安光机所领导班子观点一致:过了这个“茬口”,工作搞得再好也是“锦上添花”,他们要做“雪中送炭”的事。
围绕如何以党建引领和保障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这一议题,所领导班子做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用他们的话说,这是“碰到真问题了,所以一直在尝试”。一番探索和思考后,他们发现党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如果没有“大党建”思维、没有为科研服务的敏感度,就很难将党建和科研结合起来,实现融合发展。
“破圈”突围 统一认识
作为中国科学院战略高技术口科研单位,西光人普遍认为,在组织性、政治素质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他们有着天然的基因。
“这是优势,但也会成为短板。”孙传东说。西安光机所承担过很多国家重大任务,不少研究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惯性”——不争不抢也有活干,总之饿不着。因此,部分人对跳出科研舒适区、抢占科技制高点动力不足。在与科研一线的交流中,所领导班子发现大家对“抢不抢占科技制高点”“怎么抢占科技制高点”有不同看法。
孙传东认为,要将建制化科研的属性和优势聚焦到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上,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才是抓实抓细、落地生根。
西安光机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宣讲院工作会议精神,在不同场合引导科研人员分析抢占科技制高点对于国家、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目的是消除思想顾虑和杂念,打破固有科研舒适圈。”孙传东说,“这实际上就是‘破圈’,也是挑战。”
层层过关 力度不减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所领导意识到,抢占科技制高点是当下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抢占科技制高点与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
在面向研究所中层和基层宣贯抢占科技制高点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对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过程中,孙传东从大国博弈、国家生存发展和战略意识、底线思维、科技战略力量的机遇期等角度切入,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深入思考。在推动落实过程中,西安光机所一直强调“大党建”,党政和谐统一,相互出题、协同答题。
“党建工作其实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只要引导、带动、激励到位,研究人员是会积极响应的。”孙传东说,“基层党组织有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后面的工作才会有基础,才不会层层衰减。”
下沉基层 夯实堡垒
西安光机所有很多研究项目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因此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过程中,非常重视人才的政治基因。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爱党、爱国、爱所的人手上。”孙传东说。所里引进人才,一定要看政治底色。引进之后,也会持续关注人才的思想动态,引导鼓励科研人员跳出舒适圈。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研究所让部门领导、研究室负责人、技术骨干兼任党支部书记,以实现党建和科研的深度融合。
孙传东认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要求更高,从某种角度来说,其是引领或代表国家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样板和示范,绝非科研任务或科研项目所能涵盖。所以,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科技自立自强做起,然后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到抢占科技制高点。
追本溯源 营造氛围
党建工作要跟党走,在党委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行动、统一开展工作。
在西安光机所,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如“党员之家”等会设在职工每天经过的地方,让大家不出研究室大楼就能看到党旗、找到党徽。通过这种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大家引入创新、廉洁的文化氛围。
“我们可以不是专家,但不能不关心专家、不了解专家的业务,否则就失去了和科研人员对话的基础。”孙传东叮嘱,“发挥党建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中的引领作用,就要符合业务规律,进入环境、营造氛围,基于自己的角色认知去履职。”
(作者张双虎系《科苑党建》责任编辑,陈凤系西安光机所党群工作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