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想为  敢为  善为 以科技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专访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尚纳新
            发布时间:2025-02-18 10:30:02

扫一扫阅读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党建引领、多元共促”为工作主线,聚焦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激发“想为”的干劲、涵养“敢为”的底气、练就“善为”的本领,以科技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近日,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尚纳新接受《科苑党建》专访,谈谈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有力保障。

《科苑党建》:如何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激发“想为”的干劲?

尚纳新:一是下足“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钻劲,化“被动”为“主动”,确保理论学习真学真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武汉植物园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各党支部“促学”、党员和干部“自学”的理论学习机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传达落实重要会议精神。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把基础研究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全园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把握大势中提升站位、在勇挑重担中提升贡献、在攻坚克难中提升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职责使命的实际行动上。

二是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变“偶尔”成“常态”,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推进党建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政治功能,加强政治把关,切实在“三重一大”决策中发挥作用。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持续开展“管理人员学业务”“骨干人员谈工作”主题活动,坚持机关例会制度,提升工作效能。组织学术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各个党支部举办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科技任务培训研讨会,深刻理解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内涵,形成齐心协力助攻坚的浓厚氛围。

三是激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干劲,转“理论”为“实绩”,促使理论学习见行见效。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强功能 固堡垒 促攻坚”行动方案。各党支部以“抢占科技制高点 集聚力量奋力攻关”为专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宣贯研讨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思路举措,以党建引领激励科研人员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突出实干实效,动员全体党员组织和承担各类重大科技任务。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持续推进在科技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着重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培养、锻炼青年科技骨干,推优荐先、发展党员。

《科苑党建》:如何齐聚多方合力,涵养“敢为”的底气?

尚纳新:一是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党建引领。各科研党支部委员、青年党员积极参与研究中心科研重点项目研讨,以“抢”的意识抢开局、抓先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结合本中心实际积极凝练和组织科技任务。各党支部委员、年轻干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骨干积极参与武汉植物园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重点项目报告会,认真学习领会园重点发展脉络,了解园各类重大科技任务。

二是选准攻关方向,创新党建模式。在党支部开展园重大科技任务宣讲,围绕重大科技任务,研提贯彻落实思路和重点举措,提振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形成全园齐心协力集聚优势力量奋力攻关的强大合力。管理支撑党支部组织研讨,与科研党支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锐意进取,为抢占科技制高点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创新文化。组织“报国讲坛——讲述身边科学故事”品牌活动,发挥“薪火传承 筑梦科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作用,传承和践行科学家精神。以7支科技先锋队为引领,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引导党支部活动走进科研一线、田间地头,使党建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同向发力,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科苑党建》:如何练就“善为”的本领,以科技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尚纳新:一是积极凝练和组织科技任务,持续推动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支撑种源安全、人民生命健康、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从国家急迫需求和战略需求出发凝练重大科技问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职责使命。

二是完善科技攻关体系,将各类资源集聚到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上。优化传统PI制,围绕“十四五”主攻方向及新兴前沿和未来技术,将37个学科组组建为7个大研究团队,打造建制化组织模式,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利用我园在“一带一路”非洲国家和华中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猕猴桃、草坪草等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与产业化利用,水生植被恢复和流域系统治理等领域形成的独特优势,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重点研究方向,以重点方向为依托,强化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开展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更好适应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组织管理需求。

三是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将干部工作纳入党委会重要议事日程,筹谋好“选育管用”各环节。扎实开展专题培训,多层次、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强化干部思想武装和履职能力。强化人才工作协同机制,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健全科研组织模式和人事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使命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强化对重点攻关团队的重点支持,提升“3H”工程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