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为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
作者: 黄智静            发布时间:2025-02-18 10:30:02

扫一扫阅读


上海药物所开展党支部纪检委员培训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000余人,其中40岁以下年轻干部人数占比75.3%。所纪委将为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作为重要关注点,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年轻干部廉洁从业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一、以需求导向为核心,坚持务实创新,在久久为功、形成长效上用实劲

上海药物所纪委锚定新阶段研究所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创新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

廉政教育品牌初步形成。所纪委针对年轻干部特点,于2021年起陆续打造“小、微、点”廉政教育品牌。“党纪小课堂”是提升党性修养、强化纪法意识的微党课,“廉政微速递”是宣讲和解读重点纪律制度的动画微视频,“制度一点通”是帮助干部、职工方便快捷查阅常用规章制度的电子手册。

日常教育提醒成常态。紧盯入职点和升职点,坚持开展入所教育和以“新任”部门负责人、课题组长等年轻干部为重点的廉政谈话、责任书签订。建立中层领导人员廉政档案,为有效开展日常教育管理监督提供有力保障。

多措并举完善监督模式。综合运用参加会议、听取汇报、专项自查、现场监督、内部审计、内控评价等工作延伸监督触角,督促年轻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职尽责。

对照新形势新要求,所纪委按照“从严不松劲、坚持不停步”的思路,持续加强年轻干部廉洁从业教育管理监督。

深入开展调研。2023年以开展主题教育调研为契机,纪委书记牵头,以“如何为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为题开展调研工作,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

强化纪律教育。2024年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过程中,聚焦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的问题,在深化内容、丰富形式、拓展渠道上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年轻干部廉洁从业教育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以问题导向为指引,坚持关口前移,在提高认识、内化于心上出实招

持续打造廉政教育品牌。统筹策划“小、微、点”廉政教育品牌,聚焦重点内容,以视频、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实现纪律解读、制度宣贯、案例警示、风险提示等多层次和维度的融合,增强宣传教育的传播力、说服力。2021年以来,所纪委推出“党纪小课堂”16讲、“廉政微速递”10期、“制度一点通”16辑。

探索沉浸式教育方式。以“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选取年轻干部廉洁从业中的典型问题,推出“青廉短剧场”,由年轻干部与青年党员、团员一道,到各党支部、团组织现场演绎,让青年讲给青年听,推进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定期发送风险提示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结合研究所实际,梳理不同岗位年轻干部廉洁从业风险点,形成年轻干部廉洁从业风险提示单,每年进行更新,让年轻干部能“按图索骥”,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完善主动约谈工作机制。建立新任课题组长“廉政访谈”制度,由纪委书记及时开展“一对一”谈话;建立约谈部门负责人制度,每年以督促履职尽责、讨论风险隐患、促进管理提升为主要内容,做到纪委书记与职能部门负责人谈话全覆盖。

三、以目标导向为抓手,坚持严管厚爱,在强化约束、外化于行上求实效

实施制度监督推进计划。持续将制度监督作为重点专项,每年突出一个重点,逐步形成制度制定、宣贯、解释、执行及制度流程化等各环节的监督闭环,对年轻干部进行重点检查和督促,促进全所制度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拓展重点关注内容。将监督视角从工作圈向“八小时以外”拓展,制作专题教育PPT,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进行宣讲;在节假日等时间点编制形式活泼的“节日纪语”,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在廉政教育党课、个别谈心谈话、科研一线走访等工作中,把净化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作为重要内容,督促年轻干部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利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警示教育会等,通报所内日常监督及内审发现的问题,精选所外典型案例,以案说纪、以案说法。

强化重点优先监督机制。每年内审工作优先选择新建课题组作为被审计对象,每年开展的专项自查工作重点抽查年轻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纪检监督提醒单或建议书形式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治。

(作者系上海药物所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