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望:老骥伏枥承重任 笔耕不辍大典成
发布时间:2025-02-17 15:36:35
|
王祖望|动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动物生态学研究。2000年退休后,主持完成《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编纂工作,并出版多部专著,照亮了古往今来动物科学发展之路。
2021年7月,动物所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86岁高龄的王祖望是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之一。2000年,王祖望退休后本应享受惬意的晚年生活,但他却在2007年承担起《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的编纂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王祖望聘请了来自全国不同单位的24位专家,共同承担编纂重任。在他的带领下,这群鹤发老人放弃了宁静舒适的退休生活,在浩瀚的古代文献资料中,对中国古代动物资源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调查研究。
在调研过程中,参与者必须阅读大量古代史书文献,识别繁体字、看竖字排版,厘清朝代,熟悉古代历史地理版图的变迁,了解古代诗词赋等文学知识。为了让编委们尽快适应大典编纂工作,王祖望聘请古文功底深厚、长期从事昆虫生理学研究的郭郛作为学术顾问,又聘请昆虫分类学家黄复生和哺乳动物分类学家冯祚建担任副主编,为大家解疑释惑。
从古稀到耄耋,每个工作日,王祖望背包在肩,乘公交、坐地铁来办公室,或在计算机前写作,或坐在陈旧的写字台前阅读古代文献,除了短暂的午餐时间,基本一坐就是一天,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文献或屏幕上。当某个编委取得工作进展时,他会不吝热情表扬;当发现工作有误时,也会直言不讳指出改正路径。
在王祖望人格魅力的吸引和有效的组织领导下,这群老科学家用生命之光照亮了古往今来的动物科学发展之路。最终,历时多年的《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编纂工作完成,共收集整理了近4000卷(册)古代文献资料,从中考证厘定了1界、16门、50纲、206目、622科、1500多种中国古代动物。
在动物所为他们举办的庆功会上,王祖望作为代表发言。他谦逊地表示:“在浩瀚的中华历史长河面前,我们只不过是一群‘以蠡测海’的老年初学者。所有的成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最后都汇集成一个词——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