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扎根新疆赓续红色血脉  情系苍穹奋进崭新征程
作者: 王石  蒋晨峰            发布时间:2022-10-11 0:30:56

扫一扫阅读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科学院依据中苏两国科技合作协定,成立中国人造卫星观测网络,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前身)作为其中一员诞生。

60多年来,一代代新疆天文科技工作者扎根祖国西北边陲,接力奋斗、生生不息,见证并参与了新疆天文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一路走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扎根新疆、情系苍穹”的情怀投身到祖国西部,为新疆天文台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致敬一路走来的天文“追梦人”,更要追随他们的脚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中国天文新篇章。

信仰:绽放平凡生命

1957年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一贫如洗。当时办公地址设在外单位平房内,4 张办公桌、4 把椅子、几台苏联宇宙中心配发的便携式 AT—1型广角望远镜、一台收报机、一个土火炉和土火墙就是全部的工作家当。观测场是苜蓿地中央的一块平地,观测台是红砖水泥砂浆砌起来的半人高方土墩。之后十多年,在代管单位提供的场地上,观测站初期“四位元老”先后成功观测到苏联、美国和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回忆起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位老党员代表曾饱含热泪地说:“那天我们顾不得吃饭,心急火燎地一趟趟奔波在观测场与办公室,当取点成功并听见《东方红》乐曲响彻天空时,我们激动得跳呀,流泪呀!观测了十几年卫星,我们终于看见了自己国家的卫星。”

在那个艰难而辉煌的时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畏困苦、不辱使命,把观测预报视为党和国家下达的作战命令,出色地完成好每一项观测任务,尽职尽责地坚守好每一个岗位,平凡的信仰深深镌刻在他们的生命与血液中,“人卫精神”像一粒种子深根厚植在新疆这片沃土上。

信念:吾辈当自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着“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科技发展成为改革探索的排头兵,为国家各项事业繁荣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1987年是新疆天文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中科院批准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更名为乌鲁木齐天文站,标志着新疆天文研究力量开始在我国天文界占据一席。

同年,上海佘山 25 米射电望远镜落成,中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二期工程被提上日程,中国第二架 25 米射电望远镜建在哪里,成为摆在论证专家组面前的首要问题。

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射电天文观测条件,加上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数十年的运行经验,所以在新疆建设第二架25 米射电望远镜对于中国 VLBI 组网大有裨益。

但论证会上却出现了“新疆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和运行 25 米射电望远镜会力不从心”的质疑声。老一辈新疆天文人在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鼓舞下,用坚定信念铸就铮铮铁骨。时任乌鲁木齐天文站站长、全国三八红旗手黄桢带领班子及广大科研人员,奔走多地、据理力争,以坚若磐石的信心向上级部门积极阐述在新疆建站的优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表达运行维护好25 米射电望远镜的决心。

1987年,黄桢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她不但没有倒下,反而争分夺秒地工作,像一名战士一般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1990年5月,中科院批准由乌鲁木齐天文站在南山建设VLBI站的设计任务书。时任站长、老党员张晋已罹患胃癌,但仍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只争朝夕地推动25米射电望远镜建设工作。

1993年底,南山25 米射电望远镜拔地而起,顺利竣工。1994 年初,南山25 米射电望远镜第一次参加国际 VLBI 联测就一举成功,成为世界射电天文研究大家庭中的一员。

中国VLBI网在我国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重大任务中承担航天器测定轨任务,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构成的3条基线在整个VLBI网6条基线中长度最长,为高精度保障探测器轨道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中科院及国防科工委的表彰。

为做自己能够主导的天文学前沿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王娜为代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率先利用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在我国脉冲星实测研究方面,建立了国内首个脉冲星观测系统和研究基地,提高了我国脉冲星观测和研究水平,并在国际前沿领域做出系列重要成果。25米脉冲星观测系统荣获 2004 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入选 2004 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依托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开展的“脉冲星转动不稳定性的观测与研究”获2017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活动星系核的射电精细结构和光变观测研究”获2020年度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此同时,恒星形成与演化、天体化学、行星科学等研究方向陆续成功开展。

历经30多年的考验,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犹如一座新疆天文精神的丰碑,凝聚着诸多前辈们的智慧、自信和自强。从此,新疆天文事业的发展有了魂、有了根,更有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时刻鼓舞着新疆天文事业的后继者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心:奏响时代强音

十年磨砺风雨铸,征尘未洗再出发。2011年,更名后的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作为中国“天文丝绸之路”的一颗闪亮明珠,已成长为中国现代天文布局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天文事业在西部发展的重要基地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网络中的重要单元。

今天,一批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正手握科技创新接力棒,茁壮成长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开拓的天地中,向着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天文研究机构的目标奔跑、跨越、冲刺。新疆天文台党委充分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老科学家精神是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接力奋斗的重要法宝。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退休党员带领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共同学习党史与台史、参观“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活动,引领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赤胆忠心的科技报国精神,铭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高举党旗奋战在科研一线。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期,正值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期,南山观测站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任务现场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最终,经全体参研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万无一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

帕米尔高原地区远离人烟,常年寒冷干燥,以青年党员为骨干的选址队克服高原反应、施工困难等难题,在海拔4520米处勘选出世界一流的光学观测站——慕士塔格观测站,支撑国内大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建设。奇台站基础设施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长期驻站同志日夜观测数据,反复讨论方案。各学科领域科研攻关团队的一线青年科技人员,始终以身边优秀党员科学家为榜样,保持昂扬斗志扎根基础研究,立志用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奏响时代强音。

恰是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伴随建党百年的铿锵步伐,几代新疆天文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开拓进取之路、探索之路、奋进之路。2021年,在新疆天文台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员大会上,台长王娜作专题党课并鼓舞全体党员,“做科研要有科学前瞻的思路、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不能满足眼前的现状,要牢记自己这代人的历史使命,要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工作结合起来,把伟大使命和伟大梦想结合起来,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追昔抚今,感慨万千。几代新疆天文科技工作者以默默无闻、艰苦卓绝的努力彰显工匠精神,为我国天文事业蓬勃发展交上了一份无怨无悔的答卷。面向未来,执着率先。新时期的新疆天文人将一如既往牢记使命,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接续奋斗中勇挑重担,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力争建设世界知名综合天文研究机构,实现“由大变强”的新飞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王石系新疆天文台党委办公室主任,蒋晨峰系新疆天文台信息宣传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