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追光精神  薪火相传
作者: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党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11 0:30:56

扫一扫阅读


繁星满天,闪亮璀璨。为了看清星星甚至浩瀚宇宙,人们制造了光学仪器,将人类视野尽可能地向更远更精延伸。

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内,有一群与光学仪器打交道的人,他们潜精研思,帮助人们透过仪器设备认识世界。

从1400万斤小米起家,炼出新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到破釜沉舟给神五神六装上“太空之眼”;再到不走寻常路,造出领先世界的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70年来,他们从未停下脚步,“博大精深、科学务实、团结奉献、开放共赢”的“长光精神”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了靠近它、捕捉它,唯有理想远大、视野宽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光学领域的研究机构,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在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1952年1月,当时任中科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筹备处副主任王大珩来到长春时,我国光学仪器制造领域几乎一片空白。1400万斤小米是国家拨给他创办仪器馆的首笔经费,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光学事业,王大珩与工人们一起整理土地。

1953年,仪器馆初具雏形,王大珩与光学材料研究室主任龚祖同开始没日没夜地搭炉子、试工艺。短短几个月,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以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大型光谱仪相继诞生。此后几年,“八大件一个汤”陆续研制成功,为新中国的光学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穷二白时,老一辈没想着‘等靠要’,没想着依赖别国。能干的全部自己干,有困难的克服千难万险也要干。”长春光机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金宏说。依托这种精神,新中国在光学领域最早实现了进口替代。也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长光人继续向一个个细分领域发起挑战。

“我们差不多是从头做起。我拿出一个笔记本记问题,然后打上问号,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改成句号,后来问号越来越少,句号越来越多。”这是空间光学遥感器项目主任设计师徐抒岩在天宫一号攻关时的感悟。

2011年9月,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获得大量细腻清晰、层次丰富的遥感图像,使我国空间光学遥感水平发生巨大飞跃。宝剑锋从磨砺出,在研制天宫光学遥感器期间,徐抒岩立下“军令状”,全体科研人员始终牢记“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先后攻克7项技术难关。每一次将问号改成句号的背后,都是长光人投入的巨大心血。

时光流逝,始终不变的是长光人追求至精至专、做深做透的精神。

近年来,我国加紧开展引力波探测研究,但任务难度极高——超稳望远镜稳定性要求是1皮米(相当于1米的一万亿分之一),而国内常规的望远镜稳定性要求是0.01毫米。可不管多辛苦,团队没人放弃,最终如期完成任务,将试验样机送上太空。

十年磨一剑,突破离轴三反等多项技术,研发4米碳化硅反射镜,实现非对称性赶超;勇于挑战高精尖,打造精密机械之“王中王”大光栅刻划机;勇挑重担,研制火星高分辨率相机;步履不停,继续向中国空间站重要组成巡天望远镜发起攻关……长春光机所数十个部门、全所员工汇聚最优秀的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一项项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精尖科研成果持续涌现。

科学务实

光,细微无形,转瞬即逝。为了捕捉它,需要心无旁骛,求真务实。

自建所以来,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本着“时时放心不下、处处放心不下”的危机感,主张从基础理论到研究、设计、制造、装调、检验和试验,最后为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重要装备,科研单位要“一竿子插到底”。

“实践证明,这样做使科研与实际结合,既争取了时间,又保证了质量,可以取得又好又快的效果,还锻炼了一支科研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人才队伍。”王大珩曾这样说。

2002年9月,在长春光机所建所50周年庆祝大会上,王大珩在致辞时讲道:“长春光机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发展,就是因为它除了能写论文以外,是以实实在在的实物为社会作出贡献的。”

因此,在4米碳化硅反射镜项目团队中,科研人员既是设计者,也是实践者。

制造4米碳化硅反射镜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光学加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国内几乎都采用传统抛光时,研究员翁志成就意识到自动化机床的重要性。市面上没有相匹配的设备,长光人就自己造。他们买来一台旧机床,四处配零件,戴着粗线手套,拿着扳手、螺丝刀,在实验室里动手组装起来。他们常年泡在加工机床前,不分昼夜地烧制镜坯、打磨镜子,历经15年,砸碎4块4米镜坯、付出无数艰辛终于换得国际领先的重器。

正是得益于这种统筹兼顾、真抓实干的精神,长春光机所内部建设起完整“产业链”,一个理念自形成到交付,皆可在所内循环完成,这样就不用担心在某个环节被“卡脖子”,同时也能让更多科研成果在各领域开花结果。

2020年6月,长春光机所以半导体激光技术作为无形资产,与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长春经开区政府共同成立吉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收集的3554家高校院所的2020年成果年报中,这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位居首位,其背后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中科院院士王立军为首的研发团队最早在国内进行大功率无铝量子阱半导体激光技术研发,研究方向涵盖了材料、芯片及系统应用的全链条。

团结奉献

光,璀璨耀眼,但追寻它的人却时常站在光芒之外。

时至今日,95岁的中科院院士陈星旦仍不忘关注年轻人的科研进展,每每问起,都异常专注认真。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决定独立自主研发核弹和导弹。1963年,核爆光辐射测量任务落到了陈星旦身上。当时没人知道核爆是什么样子,怎么做只能靠自己。出于任务的保密性,陈星旦不能和别人公开讨论,他把自己关进实验室,开始不分昼夜地做实验。一年后,原子弹爆炸成功,他研制的仪器准确记录了核爆炸的威力。消息传来,所里少数几个知情人凑在一起,默默地庆祝了一下。

1999年,尘封的秘密被揭开。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臣,陈星旦的科研成果得以解密,他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此刻,72岁的他只是云淡风轻地说:“我是为国家做事,被表彰、评院士,根本没想过。”

长春光机所承担的大多是工程浩大的国家重点项目,光、机、电、热等学科交叉渗透,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大多数项目必须依靠团队作战。

上世纪60年代初,为支持国家发展“两弹”,长春光机所承担了研制大型电影跟踪经纬仪的任务。中科院将全国各地的精干力量调集至长春光机所,在王大珩、唐九华等人的组织下,将任务分解成几十个专题、几百个子项目,由所内外600多名科研人员大力协同、夜以继日地开展攻关。最终,团队经过5年半的艰苦努力完成研制,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大型精密靶场测量设备的历史,为“两弹一星”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90年代初,中科院院士王家骐组建起一支300人团队,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历时13年攻克了神舟五号相机。因为经验不足、资料贫乏,从论证开始,每一步都是挑战,团队共同经历了数不尽的不眠之夜和道不尽的酸甜苦辣。王家骐曾回忆说:“研制神舟五号相机的13年里,我们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元旦、春节、国庆从不休息,没有这个概念。有时实在太累了,我便和同事们比赛拿大顶、抡单杠。”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彩色电视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彩色电视的颜色严重失真。蒋筑英在导师王大珩的指导下,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并取得成功,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此后,蒋筑英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个重要成果,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多年来,“筑英精神”始终在我们身边,激励着研究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无私无畏、奋勇争先。正如王家骐所说:“在长春光机所,每个人都甘当铺路石,每个人都是英雄。”

开放共赢

光,闪亮耀眼,散落四方,就能为千万处带来希望。

几十年前,具备扎实科研能力和完备人才队伍的长春光机所作为摇篮,向全国多地播撒了“种子”,组建援建了近20家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这些单位与长春光机所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良性竞争,共同推动我国光学事业发展。

近年来,长春光机所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华南产业基地”,有力支撑南海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实现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目标;与青岛高新区管委共建“长光青岛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开展灾害现场信息空地一体化获取技术研究与相关装备开发,着眼解决国家安全保障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创办“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与浙江大学建立“王大珩菁英班”;与华大基因、华为科技联合成立企业,研发的前沿设备走向国际市场;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共建“白求恩医学工程与仪器中心”,该项目将极大增强研究所在高端医疗仪器研制方面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实力。

拥有强大成果转化实力的院所,从不故步自封,始终保持包容、开放、多元的特质,致力达成开放共赢的效果。

近年来,长春光机所参与国际30米天文望远镜(TMT)计划,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担当;创建“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汇聚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端人才,瞄准飞秒激光等最前沿科技;自主投入1500万元建设“Bimberg中德绿色光子学研究中心”,在半导体激光器、激光雷达、信息光源等领域持续不断发力。长春光机所坚持“开放兴所”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强与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大学和产业界合作,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效显著。

未来,长春光机所将以“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为统领,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研产学并举”的发展道路,聚焦光电领域基础前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精密仪器与装备发展,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精密仪器与装备创新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