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他们用青春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团队
作者: 陈欢欢            发布时间:2022-6-4 17:45:3

扫一扫阅读

随着3名航天员返回,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22年,空间站问天、梦天实验舱还将发射入轨,一起升空的将有12个科学实验柜,其将与天和核心舱里的无容器材料、高微重力两大科学实验柜一起,组成名副其实的“太空实验室”。

我国的科学实验柜研制之路是一条从零开始的创新之路,关键技术多、技术攻关难、试验验证难、研制时间紧。扛下这一重任的,是一批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以下简称集成技术中心)团队。

这支团队现有54人,35岁以下青年占比63%,5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近年来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2人次,202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荣誉称号,近日又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十年磨一剑

当10年前中国人要独立建设空间站时,质疑声纷至沓来。

国际空间站汇集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全球顶尖科学家,而中国空间站的科学载荷则几乎完全由中科院来承担。从零起步,他们能否胜任?

而且,中国空间站的挑战更大:同国际空间站相比,实验柜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但承载能力必须更强。

这样看似矛盾的要求,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从各个环节寻找突破口。

经过几百上千次试验迭代,集成技术中心将实验柜由高度2.2米缩减为1.8米,宽度和深度也相应减少。重量减轻的同时,承载比从最初的1:1提升到1:4。

这一数字意味着,最早实验柜单个自重达200公斤,只能载重200公斤的科学实验;而现在自重不到100公斤,却搭载了400公斤的在轨实验。

而且,考虑到为期10年的在轨运行,科学实验柜采用“架构开放、组态灵活”设计思想,采取标准化设计,突破30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可支持未来上千项科学研究项目的滚动实施。

“不仅要做到现在是国际一流,还要保证10年后不过时,所以我们从研制初期就面临非常大的挑战。”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王珂表示。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经过一轮轮指标优化,前后迭代10次以上,终于形成完全独立自主的支持系统,不仅实现跟国际水平的并跑、领跑,甚至还有独创。如已随核心舱升空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实现了金属锆的激光加热熔融和冷凝实验,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空间无电荷补偿下进行的金属加热熔凝实验。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完成柜内与柜外、喷气悬浮与磁悬浮等多种组合工况试验,首次获得10-7g量级高微重力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0年时间,这条“从0到1”的创新之路不仅走通了,还越走路越宽。

和时间赛跑

不到10年时间,中国空间站就从设想变为现实,这样的“中国速度”是怎么来的?

“那就是大家舍小家顾大家抢出来的。”王珂说,“搞科研都是这样,要想跟国际竞争、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必须赛跑。”

一走进集成技术中心地面测试大厅,就能看见墙上悬挂着20个字的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其实这种精神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中。”副主任设计师康博奇说。

2020年以来,整个团队已经连续3个春节坚守研制一线,节假日甚至周末都在工作。许多人3年来没有休过一次假,还有人推迟了婚期。

“再过几年,天上就只有我们中国的空间站,能参与这种伟大工程机会难得。”副主任设计师王泽说,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是他的动力。

2020年9月30日凌晨,空间站核心舱科学实验柜进行最后的状态设置和测试,根据进度安排,留给团队的时间只有8.75天。为了守住节点、确保质量,集成技术中心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昼夜奋战、争分夺秒,以小时为单位倒排工作计划,所有计划做到“零”误差,终于完成对百余台套设备、几百个工序的装配调试以及工况测试工作,顺利交付产品。那一次,王珂一度50多个小时没合眼。

“我相信团队的力量能改变一个人,我们这里每个人都铆着劲,招之能来、来之能战。”集成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璐说。

在历练中成长

对于这样一支承担重大任务的年轻团队,每个人都必须快速成长。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经常安排关于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宣贯。首席科学家顾逸东院士给大家开讲座,传授经验。

集成技术中心还建立了一套“领航”“护航”“远航”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在“领航”阶段,由经验足、资历深的老同志做指导,带领青年参加重大任务,使其迅速融入实战、增长能力。“护航”和“远航”阶段,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磨炼组织能力建设的“磨刀石”,敢于让青年人挑大梁,让他们在重大任务的历练中快速成长。通过这样的“传帮带”,许多新人经过一年半载就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负责人。

康博奇回忆起自己刚来时,团队里比较年长的前辈会直接帮她看图纸。王珂等几位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的门从来不关,大家随时都可以找他们讨论问题。

一次,王泽碰到一个技术问题,几位主任设计师、组长和他一起讨论到凌晨1点。看见其他几位前辈精神都特别集中,自己也立刻打起精神。

在工作中,这些“80后”“90后”,甚至“95后”战斗力很强,在重要节点大家拧成一股绳,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年轻骨干王亦风还在发射场支持测发任务时光荣入党。

“我们没有想着做轰轰烈烈的事情,只想踏踏实实把交给我们的事情做好。”王珂说。

(作者系中国科学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