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创新、担当、为国为民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学煜
作者: 苏华 潘庆民            发布时间:2020-11-27 11:30:44

扫一扫阅读


侯学煜在办公室阅读文稿

侯学煜在非洲

 

今年以来,为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研的良好氛围,中国科学院党组开展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感召下,我们调研了我国植被生态学奠基人——侯学煜先生的科学思想和感人事迹。先生卓著的科研成就、精深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报国之心无不让人肃然起敬,深受感召。

侯先生是安徽省和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产党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化学系,1945年赴美学习,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彼时,国内的植被生态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为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贡献给新中国,侯先生于1949年毅然回国。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当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天安门上的那一天,我即电告我的妻子停止办理来美手续,决心回归祖国,参加建设新中国。”回国后,侯先生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植被生态研究室,从而开启了新中国植被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之先河。

勇于创新是精髓

20世纪初,学术界普遍认为气候决定植被的性质。侯先生在对植物化学元素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能富集锰和铝离子,因此植物分布可能会受土壤因素控制。

为了探明土壤和植物的关系,侯先生于抗日战争期间深入贵州的深山野地进行为期三年的野外调查。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步行3万余里,1943年和1944年两次遇匪,一次翻车落水,都险些殒身。尽管如此,侯先生依然在创新之路上不懈探索,终于发现了若干植物的分布特征与土壤性质之间有密切关系。

同样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大面积分布着酸性土指示植物铁芒箕,而碱性土上则分布着蜈蚣草;在海滨分布有碱地指示植物翅碱蓬;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分布有盐生植物猪毛菜;在沙质土壤上分布有沙生植物油蒿。于是,侯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土壤指示植物”概念,打破了传统的气候决定植被的观点,被美国植物生态学家Whittaker称为“植被的土壤顶级学派”。

坚持真理是真谛

侯先生是国内较早提出生态环保观点的科学家。有一次,在一个重要的环保咨询会议上,就环境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从一开始就做到减少污染的问题,面对一些激进偏颇的观点,侯先生引经据典、据理力争,言辞之激烈让人深刻领会到了一代科学大师坚持真理、勇于担当的科学家精神。

上世纪80年代,有领导倡议东部地区的青少年收集草种、树种支援西部植树造林,青少年们积极响应,将大批种子运到了西部。尽管领导的愿望是好的,但违反了自然规律,由于植物的区域适应性,大部分种子无法成活,损失巨大。为此,侯先生专门上报国家,要求叫停此类项目。尽管大家都为侯先生捏一把汗,但侯先生却说:“我是研究生态的,这种话我不说由谁来说?既然成为科学家队伍的一员,就要按科学家的规矩办事,否则就不配是一个科学家。”

赤胆忠心是灵魂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200公斤,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国家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然而在落实过程中却变成了“以粮为纲,其余砍光”,导致经济作物长期依靠进口,国民经济也受到重大影响。

1963年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期间,侯先生高瞻远瞩,从宏观生态学角度,与姜恕、陈昌笃、胡式之等科学家共同撰写了《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概要》,首次提出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大粮食”观点,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为纠正我国农业“以粮为纲”的片面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文革”后,侯先生又发表了《如何解决中国十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人民日报》头条文章,着重阐述中国应该走“大农业”道路,树立“大粮食”观点,这些观点和建议对我国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尽管当时有人讽刺侯先生是时代“弄潮儿”,“文革”中他也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学霸”批判,但侯先生无怨无悔,始终抱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用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侯先生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科学家精神像一座光辉的灯塔,照耀着后来的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坚持真理、赤胆忠心、为国分忧,这是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生态文明被提升为我国的千年大计。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科学院人,我辈理当以侯先生为楷模,传承侯先生的科学家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勇于创新,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作者系植物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