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礼赞
作者: 杨帆 来源: 中科院物理所 发布时间:2019-12-30 21:22:08
|
前些天,和友人相约去看了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一时间感慨万千,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仔细想来,竟也只能用热泪盈眶四字来概括。
影片叙述了70 年来祖国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筚路蓝缕启山林,风雨兼程铸华章,从万众一心筹备开国大典的《前夜》,到众志成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相遇》,再到见证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崛起的《白昼流星》……我们感叹于70 年来祖国的飞速发展,更感慨于70 年间甚至更长久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祖国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夜》中的那一句“我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这是镍,是我们实验室的最后一块样品板了”,让我惊叹于科学那飞机炸弹亦不能毁灭的旺盛生命力;《相遇》中青年科研工作者高远用生命去保护实验结果的决绝,令我感慨于科学家们为国捐躯、死而不悔的勇气;《白昼流星》中神舟十一号返航的壮观景象,让我欣喜于现如今祖国科技力量的强大,更欣喜于新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空前的热爱与崇敬……
这一切的一切,仅仅是过去的千百年来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科学家故事的缩影,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再到“科学强国”,是这些科学家与祖国同甘共苦,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让科学的火种生生不息,让科学的精神传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14 亿人民群众的心里生根发芽。其背后所体现的,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对科学的坚守和经久不衰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是永不磨灭的科学家精神。
1915 年10 月25 日,“ 中国科学社”宣告成立,一群热爱科学的人为着“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的理想相聚在一起,他们被认为是“科学救国”最早的践行者。
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他们顶着飞机大炮的轰炸,凭借着一己之力保证了《科学》和《科学画报》杂志的正常发行,及时向人们传递着世界各地最新的科学进展,努力地弥补着在过去的100 年里由于闭关锁国所导致的中国与西方之间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开创了国内科学传播的新纪元,在那个乌云弥漫的年代里为人们带来了科学的火种,更唤醒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于是,有了1937 年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内迁,有了西南联大的伟大创举,有了施汝为先生在战火中写出的有关磁性晶体的磁畴结构的3 篇论文,有了严济慈先生的团队为前线提供的不计其数的稳定无线电报机波频的水晶振荡器,有了工业救国的“时代最强音”。在祖国最动荡的几十年里,来自不同院校、不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们,用一份对科学共同的信仰,用同一颗爱国之心、同一腔报国之志,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保存了科学的火种,使学术研究不因国难而中辍,更为前线的抗战、大后方的建设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让世界见证了一场科学与文化的长征,见证了另一种不畏强敌的抗战。
那时的科学于人们而言是一种希望,那时的科学家以科学救国为己任,虽历尽沧桑,虽千万人阻挡,其对科学的信仰不灭、爱国之心不死、报国之志不熄,在战火硝烟中成功地为祖国科学的火种保驾护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天安门前那一声呐喊,随着54 门礼炮的鸣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人们面前。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民族并未因战火的消散而结束它的淬炼。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在成立之初承受了太多来自外界的压力,被孤立、被歧视、被小看,直到壮观的蘑菇云盛开在罗布泊上空,直到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寰宇,直到数不清的高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地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新中国逐渐摆脱了近百年来无数侵略者带给它的伤害,重新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而这些的背后,是一人可抵5 个师兵力的钱学森先生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的坚毅,是“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像苍穹寄深情”的孙家栋先生“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默默奉献,是任新民先生“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给中国造卫星而已”的淡泊……是无数科学家心中永不熄灭的爱国之火,胸中永不消散的报国之志。不追名利、不计得失,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是这些科学家让中国的科学事业在那异常艰苦的年代,冲破了外界条件的阻碍,以令世人惊叹的方式飞速发展,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爱上了科学。
那时的科学于人们而言是一种信仰,人们相信它可以帮助我们的祖国摆脱当时的困境,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那时的科学家以科学报国为己任,即便困难重重,依旧未曾放下自己对科学的信仰,未曾放下那颗炽热的报国之心,终在千难万险中让中国的科学事业攀上了一座新的高峰,为新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走过了民国时代的战火硝烟,踏过了筚路蓝缕的奋斗之路,随着新世纪的降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一个空前强盛的中国,“神舟”飞天,“蛟龙”入海,便捷的高铁驶出国门、驰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嫦娥”奔月,“墨子”升空,天上的“北斗”从此不再只是传说中冰冷的星星。诚然,这些发展依旧离不开无数科学家一颗为国奉献的心,离不开洪朝生先生辗转各国购置仪器、兢兢业业开创中国的低温物理研究事业,离不开“工人院士”李万君的那句“啥活都得有人干,啥活干精了都会有出息”。
与此同时,强大的祖国也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科学,投身科技建设的伟大事业。于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署上了中国的名字,拓扑绝缘体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中国被预言,超导体的转变温度在神州大陆上不断被提高,室温超大塑性的新型非晶合金材料诞生在华夏的沃土之上但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未随着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而消散。
为了打开中国观测宇宙的“天眼”,“人民科学家”南仁东踏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燃尽了自己的一生;为了让国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了几千年的这片土地下究竟藏着些什么,黄大年先生与无数的先辈一样毅然选择在硕果累累之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在万有引力常数的测量上写下属于中国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罗俊院士带领团队在不见阳光的山洞里一待就是十几年。这些科学家,他们处在 21世纪这个最好的年代,欣赏着祖国科技花园的繁花似锦,却仍未曾忘记为科学奋斗、为祖国奉献。
现在的科学于人们而言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历史的积淀让人们相信科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现在的科学家以科学强国为己任,本着对科学的信仰,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在世界科学的发展中树起了一座又一座的丰碑,更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再到“科学强国”,改变的是时代对科学的需求,不变的是科学家们对科学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守护着祖国的科学之火,让它在人们心中从希望变成了信仰,又从信仰变成了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热爱科学,让科学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到如今,科学的发展与祖国的繁荣相辅相成、互相哺育,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野火烧不尽,风雨着不透,春风吹又生,永不熄灭的是科学的火焰,不可磨灭的是科学家们的一颗爱国之心、一腔报国之志。吾辈身为祖国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自当接过先辈们传下的火炬,尽己所能,让这火焰生生不息,让这精神万古流传。
作者简介
杨帆,中科院物理所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