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党旗引路,跨入我国空间天文卫星事业的新天地
——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事迹
作者: 紫金山天文台党委      来源: 紫金山天文台党委       发布时间:2019-4-27 13:56:02

扫一扫阅读


 

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空间天文研究党支部所在的研究部参与了我国第一颗空间太阳观测卫星计划(天文卫星一号)的立项,“神舟 2号 -空间天文分系统”的研制和空间观测,实现了我国天文界在卫星平台上观测到天体高能辐射“零”的突破;从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卫星工程的研制的经验积累,到主导研制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发射,研究部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

暗物质空间天文研究部目前有职工 60人,其中研究员 13人,副研究员 19人,35岁以下青年职工 27人。研究部有党员 39人,其中在职职工党员25人,占职工数的42%。研究部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 2人,每年吸收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高级访问学者在内的多名流动人员,形成了一个以年轻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青年科研骨干为主体和以高素质研究生队伍为辅助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委奖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30多项。

以“学”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

结合科研支部工作特点和实际,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制定党支部《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结合主题教育和学习策划开好“三会一课”。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紧密联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容、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科研工作中支部以学为基础,坚持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两手抓,两促进,利用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媒体载体等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更接地气,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以学促做,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助力科技创新

党支部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暗物质空间天文研究党支部领导班子熟悉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党的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对象。在工作中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树立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党员的创新意识,以学促做。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成员目前基本都是“一岗双责”,既有自身的业务工作,同时又兼做党务工作。党支部与行政班子思路同向,决策同台,指挥同道,责任同担。

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实行双培机制,即把党员培养成优秀职工,把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根据部门空间天文的工作特点,党支部围绕部门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策划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党员聚集在党组织周围。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建立了党支部微信群,及时发布党中央重要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方便大家随时阅,随时交流,成为党员的“流动学习室”;组织学习廖俊波、黄大年、南仁东先进事迹,组织观看《周恩来党性之光》《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专题片;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我的信念,我的科研”演讲比赛、七一诗歌朗诵会、“我心中最美科学家”征文,使基层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形成多层次、多平台、多视角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党支部书记为工会分工会主席,组织大家参加了多个兴趣爱好协会,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植入职工爱好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励职工和党员一起,自觉为科技创新发展献计献策。

党员先锋率先创新发展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悟空”号 )是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于 2011年 12月正式启动,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包括研制经费、科技水平、工业基础和组织架构等等。但是在卫星的研制过程中,暗物质空间天文研究部党政密切配合,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扬“严谨求实,勤奋开拓”的紫台精神,认真理解贯彻上级领导部门的科学意图,实事求是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充分整合中科院各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最终于 2015年 12月17日 8时 12分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升天,卫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者超过世界最高水平。

暗物质空间天文研究党支部中有两名委员为学科带头人,支部书记、支委均为研究部的骨干,他们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多项重大任务中,研究部的党员注意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广大群众在党员的感召下努力工作,才取得了一连串的良好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暗物质与空间天文实验室主任常进,共产党员,研究员、副台长。作为我国空间天文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空间伽玛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探测技术研究,在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空间天文观测设备研制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探索未知宇宙的过程中,常进总是不断地燃烧起自己的斗志与精力,他始终认为一个科学家,就应要长期坚守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求真务实地去实现它。2017年 5月 27日,在北京召开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常进研究员被授予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悟空”号于 2015年 12月 17日成功发射后,已顺利在轨运行超过三周年。“悟空”号被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两度特别提及,后又入选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利用其在轨运行前 530天采集的数据,研究部科研人员已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该成果已经于2017年12月7日在 Nature杂志上正式发表,并引起国际同行的巨大反响。

2017年 6月,常进研究员领导的“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研究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是 2016年度获批准的67个团队中唯一的天文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在 2017年 1月 5日的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会议上,“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团队”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十二五”突出贡献团队。

2017年立项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科学卫星,是紫台负责的我国第一颗太阳物理探测卫星,预计在 2022年左右择机发射升空。由于太阳的热效应,在研制过程中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大家相信,有研究部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有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为实现“我国第一颗空间天文卫星”的梦想努力拼搏,最终实现了梦想。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都深刻领悟到创新其实是一种担当,担当支撑着创新,去实现梦想。研究部的党员们是一群有勇气、有担当、有梦想的人,他们怀着对党和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学促做,诠释着无私奉献、刻苦攻关、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崇高精神,时时刻刻体现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跨越以往,跨入了我国空间天文卫星事业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