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科技救灾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记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
作者: 心理研究所党委 来源: 心理研究所党委 发布时间:2019-3-27 14:50:25
|
自 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始终战斗在“科技救灾”斗争的第一线,第一时间响应中国科学院“科技救灾创新为民”的号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且持续地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盈江地震、彝良地震、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芦山地震、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抚顺洪灾、鲁甸地震、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盐城风灾和九寨沟地震等 13个灾区的心理援助,努力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以科学的态度、顽强的意志、深入的作风、扎实的工作,表达对党的忠诚,服务于国内近百万受灾民众的心理健康。该团队还牵头在国内成立了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率先发布了《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和《人道主义核心标准》,建成了一支拥有 100名专家、65家成员单位和 260名个人成员的实干型、覆盖全国的心理援助队伍。
哪里有需要,党旗就在哪里飘扬
近十年来,我国各类重大自然灾难和重大事故频发。自 2008以来,仅心理所参与的就有 13个重大自然灾难和事故,死亡人数达 9.5万,受灾人口近 1亿人。重大应激事件会导致严重的个体、家庭和群体的心理创伤,自然灾难后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WHO,1992),空难、核泄漏、爆炸等事件为 15-75%(CDC,2004),尤其是儿童经历自然灾难、人为灾难、性侵犯等的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为 14-90%,并且有 50-75%的可能会持续到成年,他们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Neria et al.,2013)。针对重大灾难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成立临时党支部,在系统心理创伤与健康促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心理援助的模式和方法,研发了心理健康干预的关键技术,并分别在学校和社区等开展应用示范工作。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该团队立即启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应急预案》,临时党支部带领队员们冒着余震等次生灾害不断的危险,赶赴一线协调当地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同时调遣当地联盟成员协同开展初步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在应急阶段高度机动默契配合,在持续干预阶段长期驻扎互相支持,科研上精诚合作,实践上精益求精,互相提升专业水平。在这 10年间,团队成员中最长的曾在灾区一线工作天数超过 1200天,团队在各个灾区留下汗水的同时,也在当地留下了成长和幸福,带领受灾的民众走出心理的创伤。
科技为民,建立灾后心理援助体系
在开展心理援助的同时,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以“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积极向政府提交咨询报告,建言献策,推动我国心理援助相关政策的制定。团队共提交 25份政府咨询报告和要情,其中17份被中办或国办采用,3份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在心理援助方面,推动心理援助纳入了国家灾后救援体系,特别是参与了 22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减灾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起草。该团队还探索了适用于国人的心理创伤诊断标准,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心理创伤评估工具、干预设备和网络平台。根据中国人经历重大伤事件后的创伤反应特点,通过访谈、编码和大规模调研研发出了适用于国人的心理创伤诊断标准,并自主研制了《中国人心理创伤评估工具》和《中国人创伤后成长评估工具》;研发了用于心理创伤康复和治疗的生物反馈仪器——心率变异型(HRV)生物反馈仪,通过自助的身心放松指导来完成创伤情绪和心理创伤的干预,并对超过 5000名群众进行了试用和效果研究;自主研发了心理创伤的书法疗法,即通过专业指导下的书法练习达到缓解心理创伤的目的;开发了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心理服务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运用于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移动心理服务通过标准化测验评估、反馈、自助心理辅导程序等服务,实现同一时间一对多的心理服务与干预。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E-MENTELHEALTH”网络平台,可实现远程自助心理评估、自助干预、专业干预、项目管理、志愿者管理等,该系统正陆续用于 500所中小学师生和各突发事件后地区民众和志愿者。
该团队建立了我国最大的重大应激事件后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逐步建成了拥有 38万名受灾群众的包含多项生物与心理健康指标的数据平台,并形成了系列流行病学、症状分类和临床干预研究报告。
不忘初心,抚平受灾民众的心理创伤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习总书记对全国党员提出的时代号召和殷切希望。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和临时党支部,10年来共组织 2000多名志愿者参与重大灾难事件后的心理援助,完成了 38万人次的各类人群的重大灾难事件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为当地培养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灾难事件中的心理援助人才队伍 1500余人,对重大灾难事件后的伤病员、心理创伤高危人群等开展个体心理咨询 9万人次,开展包括儿童青少年、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等的各类团体辅导和培训共2400余场,达 7万人次参与,通过发放各类心理援助自助手册和图书直接对 20.2万人次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并有 21.5万人订阅了灾后心理创伤移动心理服务的短信,33.4万人次访问移动心理服务系统,直接缓解了近 100万受灾群众的心理创伤,且在当地和国内都建立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灾难事件后心理援助队伍。同时,联合了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优秀代表成立了“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先后举办了 6场国内大规模的灾后心理援助培训和研讨会议,参会人数超过 1600人,为实现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当地的心理援助应急队伍做好了保障。
该团队先后在 13个重大灾难事件的地区建立了 18个心理援助工作站,并孵化了14个独立法人的 NGO,与当地政府机关共建 4个中心,建立了重大突发灾难事件后心理援助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该团队因在重大灾难事件与心理援助工作方面的广泛影响,于 2011年获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2014年获得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2013年 5月 2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一行视察芦山灾区期间,亲临心理所设立在芦山隆兴中心学校的心理援助工作站,亲切看望了在隆兴中心学校开展心理援助的心理所专家和志愿者。在工作站,习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地震给成人与儿童带来的影响与表现,以及心理所在灾区开展的工作,并观看了由心理所自主研发的灾后心理创伤评估系统和基于HRV的心理减压辅助训练系统,还询问了这些工具和系统适合哪个年龄段孩子使用。最后,习总书记强调了心理援助工作的意义,并对该团队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