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青年突击队风采】科研攻关心向党  深海攻坚不迷航
作者: 马英杰  通讯员杨毅            发布时间:2025-11-12 15:33:04

扫一扫阅读


 

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科技征程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杨锐领衔的李薰钛合金大型结构攻关突击队,以党旗为指引,由党员骨干领衔,在深海深渊与浩瀚星空中镌刻下科技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

面对长征五号氢泵叶轮“接近零下253℃、每秒550米超音速旋转”的世界级难题,突击队迎难而上,创新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的并行攻关模式,仅用18个月便突破钛合金粉末近净成形技术,成功交付产品,将叶轮制造精度提升一倍,氢泵效率达76.5%,彻底解决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材料难题。这项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突出贡献团队奖”的成果,至今支撑着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重大工程。

在C919大飞机国产发动机研制中,突击队研发出高稳定性氧化钇面层技术,将钛铝叶片反应层厚度从100μm降至5μm,实现国际首次工业化应用。如今,该技术已支撑长江1000/2000发动机关键部件研制,为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自主化铺就坚实道路,以实际行动践行“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

2022年,新使命赋予突击队更严峻的考验。面对无成熟经验、无公开资料、无现成路径的困境,突击队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在科技攻关最前沿筑起坚强战斗堡垒。他们通过创新组织建设,组建涵盖8省市优势单位的“全链条科研国家攻关队”,建立“日清周结”高效例会制度,在高压实战中淬炼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极限周期质控法”,在极限时间内完成远超常规的测试验证,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融入每个环节。

在极限压力下,突击队始终坚守科学信仰,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开展“挖掘弘扬科学家精神故事”主题党日等,老中青党员结对子、资深专家手把手指导青年骨干,在实践中培养出一批“80后”技术中坚力量,形成“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优良作风。

(作者马英杰系金属所李薰钛合金大型结构攻关突击队队长,杨毅系金属所党群与监审部业务主管)

李薰钛合金大型结构攻关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