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监督力量
作者: 王启飞 发布时间:2025-04-15 14:48:51
|
抢占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技制高点是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当前的重大科技任务和政治任务。苏州医工所纪委通过扎实的举措,强化政治监督,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统筹推进监督执纪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以高质量监督保障研究所抢占科技制高点。
做深做实政治监督
确保部署落地落实
苏州医工所纪委积极探索政治监督体系构建,持续实践督办问效方法路径,不断加强对院党组、所党委工作要求和重要举措落实的监督。
围绕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2024年初,所纪委探索开展专项督导,协助所党委统筹规划、全盘梳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人才专项等5项工作,形成项目化专项监督清单。每个专项分别成立督导工作组,督导职能部门制定任务落实计划表并评估其合理性。根据专项计划表进行项目化、清单化、可视化监督,按节点评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质量,督促部门推进系列子任务,并于年中、年末向所党委和纪委汇报督导情况,成效显著。
除了专项督导外,所纪委对党委会各项部署及研究所重点工作开展日常督办,如各类人员安全管理、餐厅账务事项、部门交叉职责协同落实等,及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督促落实,会后跟踪督办,对拖沓较严重的工作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
围绕支部建设强化政治监督。为将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有力推动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所党委提出为党支部“赋权、赋责、赋能”的创新举措。所纪委修订纪委委员分工联系党支部制度,充分发挥纪委委员作用,深入党支部开展政策宣贯,列席分工联系党支部党政联席会,督促各党支部按照研究所《党支部建设2·5·7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研究制订本支部“2·5·7计划”,并对党支部党政专项活动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所纪委协助评估计划合理性,牵头审核预算规范性,按节点督促党支部落实计划阶段任务,按预算监督经费规范使用。所纪委修订研究所约谈制度及问责制度,对科技创新中作用发挥不足、推动成果产出不明显的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提醒,情节严重的按程序进行调整改选。
发挥党纪约束保障作用
促进干部履职担当
苏州医工所纪委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强化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探索纪律保障,不断推动干部职工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征程中廉而有为。
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教育作用。所纪委注重经常性教育,开创“医工廉石”廉洁文化宣传平台,展示内容采用通俗易懂又接地气的语言、短小精悍的形式,方便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不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大会、全所廉政党课、党支部廉政宣讲等集中教育,提升干部职工的廉洁从业意识。
充分发挥党的纪律约束作用。所纪委坚持挺纪在前、以严促行。2023年,所纪委发现研究所某全资企业中层违反组织纪律问题,对其严格依纪查处,最终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近三年来处理9人次。在监督执纪工作中,所纪委注重把功夫用在平时、把监督挺在前面,做实日常监督、审计监督,精准发现情节轻微、作风漂浮或其他需要改进的问题,开展纪委约谈或党支部“微约谈”,予以及时提醒,防止积小错为大错,最大限度保护干部。
充分发挥党的纪律保障作用。所纪委在问题线索核查时精准把握为公与徇私、失误失察与主观恶意的区别,对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党员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合理容错;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讲“三个区分开来”专题党课,为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营造更加宽松和包容的环境。所纪委积极探索建立澄清工作机制,修订《信访工作管理办法》,增加澄清工作条款。2024年6月,两封信访邮件群发至部分所中层、科研人员电子邮箱,在干部职工中影响较大。所纪委经认真核查,未发现信访件中反映的问题,及时在中心组学习会上予以澄清,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职工更有动力锐意进取、攻坚破题。
监督作为科技创新生态的“防腐剂”和“加速器”,既能确保科研活动规范运行,又能释放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作为纪委书记,我将继续履行好监督职责,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发挥好党的纪律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作用,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落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为研究所加快抢占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技制高点贡献更多监督力量。
(作者系苏州医工所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