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上海硅酸盐所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党支部:党建引领促融合 “励精涂治”助发展
作者: 孟佳            发布时间:2025-2-20 14:16:44

扫一扫阅读


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党支部所在中心自承担“东方红一号”热控涂层研制任务以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更高效、更稳定的无机涂层材料。

经过几十年的科研积累,中心几乎参与了我国所有卫星的无机热控涂层研制与生产工作,为“东方红”系列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成为国内特种无机涂层研究开发的领军平台。中心研制的材料与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铸魂育人 使命驱动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党支部目前有32名正式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分布于长宁和嘉定园区的不同项目组。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支部设立4个党员学习小组,以小组长为核心,确保党的精神和决策能够迅速传达到每个党员,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定期开展自学和讨论,确保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升党建工作实际效果。

聚焦学习成效,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党支部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推进各项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党员及时深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建立“一微一课一赛”学习平台,通过微信、线上党课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党员不仅能集体学习,还能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开展自主学习。党支部将党员学习心得汇编成册作为集体学习材料,鼓励党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提升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作为“高知型”党支部,党支部党员中博士比例达80%以上,高级职称占比约70%。面对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科研任务,党员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党支部攻坚克难的强大基础。为提振精神,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史、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讲述身边优秀科研人员事迹,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航天梦紧密结合,努力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同频共振 精准发力

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每年年初,党支部都会召开党员大会,将年度党建工作与业务任务同部署、同落实。通过将党建目标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不仅能使党员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能通过党建工作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有效解决党建与科研“两张皮”问题,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入融合。

切实深挖痛点、找准问题。党支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组织科研人员座谈会,深挖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2022年,党支部开展专项调研,深入分析中心在项目策划和重大任务承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024年,党支部再次组织中心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大讨论,进一步梳理和凝练中心研究方向,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了新思路。

努力创建品牌,推动“双突破”。创建“励精涂治”品牌,打造三个层次的科研论坛。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启点”论坛深入探讨前沿科研课题,科研骨干通过“筑力”论坛分享科研和管理经验,专家通过“领航”论坛引领各领域发展方向。这些论坛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和成长平台。党支部定期邀请所内外专家为科研人员提供测试技术、专利撰写、项目申请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科研人员提升综合能力,确保科研人才培养与项目实施同步推进。

同心协力 传帮带教

整合资源,助力文化建设。党支部整合工青妇资源,将党建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升职工工作状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党支部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文体比赛等活动,让每一位职工在工作之余都能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为民办事,助力职工成长。党支部注重倾听职工心声,定期组织谈心谈话,了解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师徒带教”制度为长期忙碌于生产一线却缺少科研时间的职工提供科研指导,帮助他们提升科研总结能力,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在工作中实现个人成长。

党员引领,促进项目攻关。通过“党员亮身份,攻关我先行”活动,鼓励党员在科研项目中带头攻坚克难。疫情期间,党员不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还坚守科研岗位,确保载人航天、北斗等重大科研任务顺利完成。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身边的群众,越来越多职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作者系上海硅酸盐所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