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怎样写好党建研究文章(二)
作者: 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5-02-19 16:58:54

扫一扫阅读

 

第三个问题是要确定写哪几个问题,或者说写哪几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写什么”的问题。

上文说到党建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研究性党建课题报告和调研性党建课题报告。前者偏理论,后者偏实践(经验);但前者也要结合实践,后者也要有理论性。两种党建课题报告都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各有侧重,而且要写什么问题或写怎样的部分是不一样的。我们仍以“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研究”这个选题为例,分别谈一谈这个问题。

先说研究性党建课题报告。这种党建课题报告要对所研究的党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做出阐述,对“怎么样”提出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所研究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使之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分别进行阐述。

比如,就“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研究”这个选题而言,研究性党建课题报告应当写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是什么”,讲清楚“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包括党的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党的建设应当怎样引领科研工作;第二部分是关于“为什么”,讲清楚为什么要处理好党的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以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第三部分是关于“怎么样”,讲清楚应当怎样进一步处理好党的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做好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提出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这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应当拆分为几个更小的部分,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述,实际上是以几个小观点支撑一个大观点。当然,这种党建课题报告需要有一个开头,讲清楚研究课题的主旨,概括性地讲明课题研究的是什么党建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有什么意义,提出了怎样的结论。

再说调研性党建课题报告。这种党建课题报告要对关于党建问题所调研的现状、特点、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做出阐述,提出对策建议。

比如,就“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研究”这个选题而言,调研性党建课题报告的主题应当改为“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要对一定范围内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现状、特点、经验以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做出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对策建议。如此,这个党建课题报告可以写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一定范围内的)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现状,从不同角度、方面阐述基本情况,包括特点、亮点、做法、成效;第二部分是关于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部分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对策建议,从若干方面写,既要体现研究性、思想性、理论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当然,这种党建课题报告也需要有一个开头,讲清楚所要研究的是怎样的课题、采用了怎样的调研方法,从而形成了怎样的调研课题报告。可以有一个结尾,也可以不要,关键看有无实质性内容,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结尾就成为了“蛇足”。

第四个问题是怎样写好一篇党建课题报告,即“怎样写”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重视。

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论是研究性党建课题报告,还是调研性党建课题报告,都要做到党建理论联系党建实际,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不能泛泛而谈、空对空,也不能囿于建议层面、就事论事。

二是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对于党建理论研究文章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必须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既不要从概念到概念,做空洞演绎;也不要简单地观点加事例,做素材堆砌。

三是要注意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里所说的文章各部分,是指党建课题报告的主体,是构成党建课题报告总体结构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写这几个部分?或者说为什么要写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由贯穿其中的逻辑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或是总分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是因果关系。总之,各部分之间一定要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用这种逻辑关系将各部分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四是要遵循形式逻辑。要对运用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限定其内涵和外延,不能随意解释。凡文中出现的概念,不论是基本概念还是具体概念,都要首尾一致、一贯到底,包括内在逻辑和字面表述,不能中途偷换概念。

五是既要准确、严密,又要尽可能写得通俗、鲜活、好读,力避八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