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筑梦青春立新功 勇攀科技最高峰
作者: 唐琳  通讯员郑茜            发布时间:2025-02-19 16:04:25

扫一扫阅读


科考队中的党员带头打开溶洞入口

作为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建所以来始终秉承“如履薄冰、奋发图强”的黄土精神,扎根西部、砥砺前行,不断引领黄土与全球变化研究。一系列原创理论提出的背后,是地球环境所把党组织建在重大任务最前线的生动实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需求,地球环境所的党员科技工作者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先锋本色,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汇聚起强大的组织力量。

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汇聚力量

为做到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探讨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古环境研究室党支部与现代环境研究室党支部于2024年初召开战略研讨会。两个党支部党员带头,分别就亮点成果及团队工作进行了年度汇报,积极探讨开拓新的专业方向,进一步增强黄土与气候变化团队的国际引领力,为未来全球变暖提供历史相似型重要支撑力量。党员、干部带头就如何抢占科技制高点展开论述,提出在未来工作中,不但要努力巩固黄土与全球变化方向的领先地位,还应大力提高科研任务与国家需求结合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结合研究团队攻关任务,对研究室聚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未来工作重点给出战略性建议。

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研究室党支部组织党员赴陕西省富平县开展党支部战略部署研讨会,实地考察学习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的经验做法,集体学习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深度总结、全面复盘了研究室2023年重点工作。党支部围绕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制高点,组织凝练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调整优化研究室科研布局,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力量。

行政管理党支部组织党员赴铜川照金开展“提效能、促攻坚”抢占科技制高点主题党日活动。在提前征集全所职工关于管理工作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各管理部门聚焦部门职能讨论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与会党员坚持问题导向,采用集体研讨和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院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有效服务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等方面展开研讨,分析研究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举措,凸显了管理部门的使命担当。

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俄乌冲突以及我国核电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潜在核环境安全风险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前瞻布局,于2021年部署专项,旨在建立我国边缘及西北太平洋重点海域放射性水平背景数据库。

依托加速器质谱中心党支部,地球环境所迅速建立核环境安全科技攻关突击队。面对我国整个边缘海多种关键放射性检测工作没有可以借用或调用的海洋环境样品的困境,突击队中的党员迎难而上、抢抓机遇,重新开展我国边缘海的系统样品采集工作,力求获得符合要求的海洋样品。

突击队通过缜密制订研究计划组织和搭载各类航次,三年来共完成20余次海洋科考。突击队中党员王妍芸和房苗在受命执行西北太平洋科考任务期间,面对台风和冬季冷空气带来的恶劣海况,克服晕船和连续海上工作等困难,累计海上工作120天,航程达数万里。党员们传承不畏艰难的老科学家精神,以极强的责任心和拼搏精神日夜奋战,采回了数十吨海水、大量海底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样品,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充分样品保障。最终,突击队共采集近3860个海洋环境样品和4000多个核素数据,为未来甄别和评估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让党徽在担当有为中闪光

“一带一路”气候变化科技攻关突击队在党员谭亮成的带领下,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找准攻坚切入点,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特征和规律研究,探讨极端气候事件对中亚文明发展、粮食安全等的影响,提出人地系统视角下中亚五国粮食安全的发展路径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五国粮食安全的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突击队中党员王欢业先后赴巴基斯坦及国内新疆天山、青海山区等偏远地区开展野外考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地质样品,力图在全球变暖的趋势背景下,重建“一带一路”地区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空气质量与健康科技攻关先锋队党员崔龙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中,重点负责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综合研判。最终,西安市圆满完成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的保障目标,先锋队受到西安市生态环境局书面表彰。党员黄宇带领团队,利用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家电技术研究二院联合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唐琳系《科苑党建》编辑部主任,郑茜系地球环境所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