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球所智能导钻技术攻坚团队:钻头装“眼” 探寻油气
发布时间:2025-02-17 15:36:35
|
地质地球所智能导钻技术攻坚团队|团队面向国家油气资源重大战略需求,突破高温高压随钻成像测井、高速率井地数据传输等多项关键技术,构建了“钻-测-传-控”一体化智能导钻系统。
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某生产井实钻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导钻系统(IDS)精准刻画地下油气层结构,引导钻头准确打入最佳开采点位,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油气当量45吨,约为邻井的5倍,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新阵地。这一成绩取得的背后,正是智能导钻技术攻坚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付出。
水平井智能导钻装备是深层油气高效开发的利器,相当于给钻头装上了“眼睛”,可大幅提高油气产能。然而,智能导钻装备技术被国外大型油服公司垄断,成为制约我国深层油气高效开发的重大技术瓶颈。
地质地球所自2012年起,筹划组建了以青年技术人才为骨干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团队,致力于突破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智能导钻装备技术瓶颈。同时成立油气资源装备技术攻关青年突击队,突击队在老一辈地学工作者和石油人无私奉献、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感召下,形成了“不畏艰苦、敢于拼搏、协同攻坚、精益求精”的团队精神。
智能导钻系统技术复杂、难点很多,团队必须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以井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为例,团队通过理论计算、仿真优化及800余小时的测试试验,不断迭代改进,历时5年最终突破了井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10年来,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成功研制了近钻头方位伽马、方位电磁波、方位声波、伽马能谱等体系化随钻成像地质导向仪器,研制了高造斜智能柔性旋转导向工程样机,攻克了最高速率每秒12比特的泥浆连续波高速传输系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构建了“钻-测-传-控”一体化的智能导钻系统。仪器在油气田累计开展实钻试验109井次。
2023年5月30日,团队首批成果“随钻成像测井仪器及井地数据传输系统”正式向社会发布,证明我国有能力、有实力开发智能导钻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