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创新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新”星之火 可以燎原
发布时间:2025-02-17 15:36:35
|
卫星创新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团队面向多载荷、低成本、短周期的平台研制需求,提出新型载荷低成本的快速验证设计理念,研制出了宽适应、低成本、可持续的空间试验平台。
全球首张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由卫星创新院研制的“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在轨不断传来惊喜。这颗重量只有620公斤的卫星上,搭载了20余家单位研制的16套载荷,自发射以来已完成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推广应用。
当前,随着航天科技、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科研领域希望上天观测、验证的新技术新想法呈井喷式增长,通过“众筹”方式获得太空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机会或将成为未来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经过遴选,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最终确定搭载46.5纳米极紫外太阳成像仪、龙虾眼X射线望远镜等16套新型载荷,涉及天文、量子、遥感、在轨制造等不同领域,参与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20多家不同单位。取名“创新X”,寓意创新交叉、创新无极限。
在一年时间内将如此数量繁多、类型迥异的新型载荷“凑”在一颗卫星上发上天,这给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追求高可靠性的航天人眼里,“创新”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对新团队、新模式、短周期,卫星研制团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
卫星研制团队提前制定试验载荷接口规范、格式约定和验证要求,识别出风险项目,进行重点把控,并协助完成载荷设计工作。在卫星平台设计及研制上,与以往卫星不同, “创新X”系列被设计成一个面向载荷动态集成的通用化平台,不仅接口丰富,还具备高精度对日观测、对地观测、惯性定向等多种观测模式。
未来,卫星研制团队将继续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瞄准科学“无人区”,将智慧汇入科技强国建设的浪潮,努力成为国家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