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如森: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发布时间:2025-02-17 15:21:46
|
路如森|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长期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开展近邻超大质量黑洞成像研究,合作取得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及黑洞“全景照”等重大研究成果。
在德国科隆大学和上海天文台取得实验物理和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路如森在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高分辨率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工作。
“当时国际上在这个领域已有较多积累,但国内的基础还相对薄弱。我回国就是想把国内黑洞成像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路如森带着多年研究积累,携全家回国,并加入上海天文台。
黑洞成像研究一直是上海天文台着力发展的重点方向,尤其是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的新证据,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一回国,路如森就憋着一股劲儿,着力开展国际最前沿的1毫米波段成像研究。凭借长期深入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等国际合作计划的经验和优势,他迅速组织起科研团队,聚焦近邻超大质量黑洞与喷流的高分辨率成像研究,推进EHT、东亚(亚)毫米波VLBI等合作,与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成立伙伴小组,带动上海天文台形成黑洞天体物理观测与理论研究联合科研团队。
2017年,路如森与合作者对位于M87星系中心和银河系中心的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开展了首次成像观测,分别于2019年、2021年和2022年在M87星系中心成功捕获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及其偏振图像、银心黑洞首张照片,取得天体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3年,他牵头国际团队首次在全新波段给M87黑洞及其周围吸积流与喷流拍摄“全景照”,这一突破性成果在《自然》发表后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在路如森看来,距离实现回国时定下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了能在给黑洞拍“电影”的研究中抢占科技制高点和掌握更多国际学术话语权,就必须有自己的观测设备。“只有建设我们自己的望远镜,才能掌握更多科研主动权。”
为此,路如森又踏上了新的征途。他积极推动我国毫米波VLBI实验系统建设,并提出在西部地区建设亚毫米望远镜及阵列,发展相关观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