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于天仁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突击队:勤奋攻坚土壤污染防治
作者: 王芳            发布时间:2024-2-28 9:26:43

扫一扫阅读


 

当从蔡立书记手中接过于天仁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突击队队旗时,我感到无比激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1949年南京解放,于先生作为中共党员,负责接管当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于先生建立并发展了土壤电分析化学,特别是可变电荷土壤电化学,并创建了土壤电化学研究,为我国土壤化学研究发展与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汲取知识的速度对工作效率而言极为重要。于先生曾告诉我,一定要锻炼快速阅读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于先生非常注重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凝练,并形成系统理论。他先后出版了3本中文专著和3本英文专著,其中英文专著成为美国土壤化学专业的教材。

1999年春天,我即将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最终的考试是与于先生面谈,忐忑的我坐在于先生对面,他的平易近人与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大学毕业后,我正式成为于先生团队中的一员。每次经过他的办公室,总能看见他全神贯注地工作,日复一日。到了吃饭时间,于先生往往还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加班,即使元旦或春节假期也不例外。虽然年事已高,但于先生仍像年轻人一样,在严寒的冬夜身穿一件旧大衣,通宵烧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玻璃料,直到实验完毕才放心回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办公室钻研科学问题,办公桌下的地面甚至磨出了脚印。

我们作为“国家队”“国家人”,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敢于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我牢记于先生的教诲,谨记于天仁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突击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针对我国石油、化工重点行业聚集区的复合污染问题,带领突击队队员始终奋战在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修复第一线,在南京、苏州等地的石油化工聚集区污染场地开展长期实地调研与污染修复实验工作,系统研究了石油化工聚集场地土壤—水污染物多介质迁移分配规律与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绿色高效化学氧化—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体系,形成了场地土壤—水污染多介质协同整治决策体系,为场地土壤—水污染多介质协同修复理论与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面向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我带领突击队队员,针对黑土地农药药害问题,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示范区,吉林省长春农安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区、辽河源示范基地、四平市梨树县以及辽宁省铁岭昌图县等玉米及大豆种植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及农药污染防治工作。

在高效生物修复产品与技术研发方面,我们研发出一系列基于特异降解土壤残留农药的生物修复产品,可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成功选育出具有高效降解农药基因功能的豆科作物品种,创制了基于高效农药降解菌及绿色材料的种子包衣技术,可加速作物根际土壤中农药的降解,提高作物种子对土壤农药污染胁迫的抗性;研发了基于高效降解菌剂的叶面喷施技术,缓解由农药漂移造成的药害问题。在风沙和土壤的见证下,我们成功研发出集显著提升黑土地土壤质量、激发土壤微生物活性和诱导植物抗性于一体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健康调控技术,交出了一份关于黑土地农药生物污染防控的科技答卷。

于先生曾说过,一个科学家的成就,勤奋往往比天才更重要。这是于先生科学家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我们将传承和发扬于先生爱党敬业、严谨治学、惜时如金以及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谨记“春华秋实、厚积薄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格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让突击队旗帜高高飘扬,着力打造作风学风优良、创新活力迸发的土壤环境保护科技攻关突击队,在打好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锤炼本领、扎实工作、敢打硬仗,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最后,我想对于先生说:“您勤奋踏实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将永远烛照我们前进的方向。”

(作者系南京土壤所研究员、于天仁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突击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