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张钰哲近地天体监测预警攻关突击队:矢志观星 见微求源
作者: 李晔            发布时间:2024-2-28 2:51:23

扫一扫阅读


张钰哲先生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展、为中国各天文台站的建设、为中国天文学走向世界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张钰哲先生的直接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开拓和创建了小行星彗星观测、行星物理、太阳物理、恒星物理、天文年历编算、天文仪器研制、毫米波射电天文、空间天文等分支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张钰哲先生爱国敬业、执着追求,刻苦钻研、一丝不苟,高瞻远瞩、敢为人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科学家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1928年,张钰哲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发现了国际编号为1125的新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身处异邦的张钰哲先生心念祖国,便将这颗星命名为“中华”。

1957年,在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前,张钰哲先生在国内首次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人造卫星轨道,这成为我国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的经典文献。他还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论证工作,对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钰哲先生十分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他研究了哈雷彗星轨道演变趋势和古代历史,提供了几个解决有关年代学问题的天文学线索,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张钰哲先生一生矢志观星、见微求源。他的经历启示我们,在明确自己研究大方向的同时,要紧跟科研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用创新的、学科交叉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目前,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组织编制近地小行星防御发展规划,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并组织开展基本流程推演。受到张钰哲先生精神的启发和鼓舞,紫金山天文台成立了张钰哲近地天体监测预警攻关突击队,并以“科技学应家国需,更新异象呈空日”作为奋斗格言。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突击队的领导下,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部对原有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调整,科研骨干们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发挥近地天体监测能力的国内领先优势,力争打造集小天体监测、轨道及物理特性研究、陨石样品分析等为一体的全链条研究平台。

天文观测是个苦差事。虽然当前的观测条件已经比张钰哲先生那时改善了很多,观测程序也实现了自动化甚至人工智能化,但仍需科研人员怀揣热爱和执着,才能坚持下来。赵海斌同志作为张钰哲近地天体监测预警攻关突击队队长,紧盯国家需求和各方技术缺口,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发挥了关键核心作用。突击队队员继承张钰哲先生的科研精神,时刻牢记“国家队”使命担当,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带动研究部的科研人员一起,开展分工协作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显示度的成果。

突击队对世界最长陨石陨落带——新疆阿勒泰铁陨石陨落带成因进行了突击攻关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大家不厌其烦地讨论、改程序、调整思路,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研究认为,小行星在大气层中“打水漂”式的运动轨迹可以形成430千米的超长陨落带。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并被《自然》列为研究亮点。

此外,突击队通过精密定轨、轨道演化、相图分析、风险评估、族群追溯等手段,确定小天体的轨道,了解近地小天体的轨道稳定性和可能的演化历史。同时,突击队通过自转状态推算、形状反演、表面特性分析、重力场建模等,利用有限数据精确刻画了近地小天体的物理特征。

紫金山天文台仙林园区里矗立着一座张钰哲先生的铜像,无论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张钰哲先生的目光始终坚定地朝着紫金山的方向。在学习张钰哲先生的事迹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张钰哲先生是一位“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的智慧长者。他眼中的光是对科学的信仰之光,心里的爱是深深的爱国情怀。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时代,我们要心怀祖国、开拓创新、勇毅前行,珍惜当下优越的科研条件,将火热的青春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向科学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张钰哲近地天体监测预警攻关突击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