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刘杰:“杰”尽所能 “芯”系航天
            发布时间:2022-1-30 10:02:25

扫一扫阅读


 

刘杰|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悟空”号塑闪阵列探测器主任设计师。曾获中科院第五届“十大杰出妇女”“杰出科技成就奖”“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及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依托大科学装置,刘杰率领团队建立了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指标的单粒子效应模拟平台;作为“悟空”号塑闪阵列探测器主任设计师,她带领团队集智攻关,以满分成绩交付用户,获得卫星总体和国家的认可。外表温柔、内心坚韧的她,用36年书写了“杰”出人生。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然而,第一颗A星和第二颗B星都没有达到预定的工作寿命。更让人焦灼的是,卫星设计师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未能找到卫星姿态失控的真正原因。

当刘杰接到对风云一号卫星故障进行地面复演的实验任务时,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尽快完成任务,她与团队临时搭建实验平台,几乎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最终找到了卫星故障原因,并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在地面模拟出一个空间辐射环境,开展电子元器件抗辐射性能的检测和评估,为风云一号C星成功发射打下坚实基础。

30多年来,刘杰率领团队完成了国内多家单位几万颗芯片、400余次的测试评估,为国产化集成芯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确保中国卫星长寿命和高可靠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悟空”号成功发射,刘杰是四个探测器之一的塑闪阵列探测器的项目负责人和主任设计师。1500多个日夜,她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探测器大动态范围、大规模集成芯片可靠性等方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最终以满分交卷。

博士期间,刘杰选择的宇航电子元器件单粒子效应研究方向实际上是一个“冷门”课题,没有经费和实验条件,论文成果也不易发表。在这条艰辛寂寞的路上,她始终坚守科学报国的初心,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

在刘杰看来,做科研的快乐正是从苦中来。她一直相信,“在沙漠里打井,时间长了总会出水。”正是这种坚毅,让她36年的科研路上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