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老科学家精神故事集锦
            发布时间:2022-1-6 13:53:20

扫一扫阅读

 

杨承宗:没有“名分”的科学功臣

1961年春天,杨承宗正式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意气风发、摩拳擦掌,准备在人才培养上大显身手。然而仅仅一周后,时任二机部部长刘杰亲自找到他,要他到五所工作。

这让杨承宗十分为难,他对中国科大“愿以绵薄之力为国家培养青年人才”的表态言犹在耳,此时怎能离开?

但随后,刘杰安排杨承宗去五所“看看”。这一看,杨承宗发现,这个有着上千人规模的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有关铀化学的书籍竟还不如他个人的多。一问管理员,回答“带‘铀’字的图书已经全部在这儿了”。杨承宗听了哭笑不得。他到各研究室看后更为吃惊:许多研究室都缺乏必备的仪器设备,这如何能承担核燃料生产攻关的重大使命?此时,杨承宗忽然明白了刘杰部长的用意和自己身上的重任。

最终,杨承宗坦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没接到正式调令、任命,便前往五所工作。他每周一、二、四、五在五所工作,每周三、六则去中国科大教书。

因为没有正式任命,杨承宗错失了很多“名”和“利”。但他作为五所最高技术负责人,为中国铀工业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位没有“名分”的科学功臣。

(陈欢欢/整理)

王淦昌:隐姓埋名 以身许国

1961年4月,已在国际物理学界鼎鼎大名的王淦昌,参加了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然而,在此后17年的时间里,这项工作的团队中却没有一个叫“王淦昌”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早在王淦昌参加这项工作之前,时任二机部部长刘杰和副部长钱三强就约见了他,在邀请他参与工作之余,还提出了一个条件——绝对保密、断绝一切海外关系,从此更名为“王京”。

改了名字,他之前所做的研究要中止,获得的所有学术荣誉也要付诸东流。然而,王淦昌没有犹豫,他只用6个字作答:“我愿以身许国。”

此后的17年里,“王京”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生活,隐姓埋名、与世隔绝,将本应在国际科学界大放异彩的宝贵年华,全部奉献给了祖国。

除夕夜,王淦昌和学生邓稼先相互敬酒。邓稼先说:“叫了王京同志十几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他一听,鼻子酸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1978年6月,王淦昌从四川绵阳调回北京,“王京”才又变回了王淦昌。那一年,王淦昌已经71岁了。

(陈欢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