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致敬,一代宗师张大煜
作者: 本刊通讯员 赵姝婧            发布时间:2021-4-24 13:34:5

扫一扫阅读


古稀之年的张大煜

 

张大煜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催化科学的先驱者之一,同时也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张大煜的一生充满坎坷与抉择。时代的动荡、家境的贫寒、创业的艰辛从未动摇他“工业兴国”“科技救国”的伟大理想;他创办工厂、建设研究所、招贤纳才,坚定不移的前行源自他从不曾改变的爱国情怀。他对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大连化物所的发展筑就了坚实根基。

两次被“开革”

1906年1月,张大煜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他天资聪颖,深受进步思想熏陶。大学时期,他以一腔爱国热情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之中,在面对学校的无理压制与惩罚时,他毫不犹疑地选择了罢课、拒写悔过书,结果导致两次被“开革”,两次返乡重考。

最终,张大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第一届大学班。毕业后,他远赴德国留学,再重返清华任教,一路走来,亲眼目睹祖国被列强肆意践踏、同胞惨遭迫害的种种场景。张大煜心急如焚,立志以“工业”和“科学”救祖国于水火之中。

“七七事变”后,张大煜辗转至昆明,在险境中坚持教学。在他看来,“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学校为什么要历尽艰辛办下去,因为抗战需要你们,抗战需要科学,需要你们带着学到的知识去践行科学救国、工业救国”。

创办实业 立志报国

1940年,张大煜接受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聘书,他心系国家化学工业发展,力争以自己的化工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大后方难题。

在获得“首次从中国褐煤低温干馏中得到质量尚可的汽油和大量沥青”这一重要成果后,张大煜开始为工业转化四处奔波,从拉经费到组建班底,他都亲力亲为。他创办了利滇化工厂,开展云南褐煤干馏油品研究工作,并利用云南丰富的褐煤建立了一个从褐煤低温干馏提炼汽油的小型实验化工厂,边实验边生产。

1945年9月,复校后的清华大学聘请张大煜担任理学院化学工程系首任系主任。与此同时,云南经济委员会也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赴上海筹办新的化工厂。一心想要“工业救国”的张大煜接受了云南经济委员会的邀请,从昆明到上海,创办了中华油脂化学厂并担任总工程师,试制油酸和硬脂酸等产品。中华油脂化学厂在经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解体,张大煜“工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再次受挫。此刻,他如大海孤帆,一腔报国热情无处寄托。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1949年,张大煜在中共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出发,几经辗转到达东北解放区大连。“只要是为新中国建设,理当在所不辞。”张大煜在接受邀请时这样说道。

在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任职后,张大煜立即开始调研走访,此时有两件事挂在他的心上:一是改组改造,建立起一支以中国科研人员为骨干和主体的科研队伍;第二是确定研究方向,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出发,紧密围绕祖国需要开展科研工作。

为此,张大煜亲笔写的一封封求贤信札,从一二九街的一个小窗口撒向了大江南北。在他报国之志的感召下,一批批满腔热血的科技人员远离家乡,先后来到大连。苏子蘅、董万堂、楼南泉、卢佩章、姜炳南、郭燮贤以及归国的郭沫若长子郭和夫等人先后来到研究所,纷纷投身新中国科研建设,成为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在研究所未来科研发展方向的谋划上,张大煜认为要以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发展为首要任务,为大规模发展我国能源研究工作提供保障;其次要把研究所建设成石油化学与煤炭化学的研究基地。在他的战略规划下,一个历经战火的科研机构被改造成中国人自主管理的石油煤炭化学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并在短短十年内再次衍生出两个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新所,这是从无到有的跨越。

国之所需 科研所向

从最初的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到今日的大连化物所,几次更名的背后,都关系到国家建设中若干重大科研问题,也总会出现张大煜的身影。他根据国际前沿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布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并带动了催化和色谱两门学科的发展,填补了当时中国化学研究的空白。此外,他在聚焦基础研究的同时,丝毫不放松应用研究,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直到今天仍是大连化物所的立所之本。

面对国家石油匮乏的难题,张大煜迎难而上,积极设立合成燃料实验室,带领团队协力攻坚,成功研制氮化熔铁催化剂,完成氮化熔铁催化剂流动床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流程。面对研究人员的不同意见,他善于倾听,主张民主学术,支持创新型学术见解。此项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并一路高歌奋进,最终建立了合成示范工厂。“中国人要坚持自主创新道路,绝不应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张大煜得到了宝贵的启示。

朝鲜战争时期,面对国家对制造烈性炸药TNT的原料甲苯的迫切需要,张大煜带领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开发出了氧化铬/氧化铝为催化剂的上环化脱氢生产甲苯新技术。这是我国首次自主开发成功的催化加工方法,并成功投入工业化生产。

面对国家化工部的重托,张大煜果断接下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所需的三个催化剂的研制任务。他一头扎进攻坚工作,带领各组科研人员“闷头干”。1966年6月,石家庄化肥厂合成氨厂投产成功并迅速推广应用,我国的合成氨工业水平从40年代一跃至60年代水平,至今仍被称作“中国化学史上的奇迹”。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张大煜的真实写照。他心系国民经济命脉,敢于直面国防尖端难题,先后带领研究所承担如航空燃油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研制、重水研究、燃料电池研究等艰巨任务。

中国科学院原基础局副局长、化学部总工程师苏贵升在谈到张大煜对“两弹一星”贡献时说:“张大煜应该是‘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之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两弹一星’的贡献是重要的,但这仅仅是担任所长的张大煜先生贡献的一部分。他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直接组织的一些重大攻关活动……工作完成后被选中的一个品种用于氢弹的引爆,升起了蘑菇云,这是大煜先生在所外的功绩。后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奏出了《东方红》乐曲,固体润滑也起了关键作用,这里也记下了大煜先生的劳绩……”

“我们要以春蚕吐丝的精神,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祖国的现代化贡献力量。”这是张大煜一生不泯的热望与追求,也奠定了大连化物所“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十六字精神。

提起张大煜,我们难忘他“工业兴国”“科技救国”的初心,也铭记着他伟大的功勋。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求贤若渴、扶掖后学的教育家。“张大煜精神”是值得代代传承的永不过时的老科学家精神。

(作者系大连化物所党办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