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身边
作者: 戴天娇 来源: 沈阳自动化所 发布时间:2020-5-7 17:14:43
|
▲科研人员在夜间对“潜龙二号”进行设备检查 刘园园/摄
提到科学家,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许多国内外科学界的先驱者和一批大名鼎鼎、活跃在学术界前沿的科学家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到当下的“航天精神”,我国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精神一脉相承,催人奋进。但我更想提及的,是每天在我们身边工作的平凡的科研人员,因为我的工作,就是对他们的科学家精神进行忠实记录与积极传播。
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留心,便会发现科学家精神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身边。对于在研究所从事新闻宣传工作8年的我来说,他们的故事时时刻刻萦绕在脑海。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震。13人组成的芦山地震现场救援队带着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联合研制的废墟可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三款机器人,奔赴灾区参与现场搜救。
搜救队员们只有面积约12平方米的小帐篷可供休息,部分队员只能睡在汽车里。雨后的灾区,夜里温度只有十三四摄氏度,潮湿的泥土浸湿了帐篷内的纸盒板和棉被,大家的衣服也全都湿漉漉的。灾区条件恶劣,没有热水冲方便面,队员们就直接啃面饼,矿泉水、八宝粥、饼干成为了“正餐”;没有热水洗澡,就连上厕所也要 “爬”到山里去。尽管如此,救援队员仍旧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到每天的救援中。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救援队员不怕危险,冒着余震不断、房屋随时垮塌的危险开展救援工作,所携带的三款机器人在现场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团队成员拼搏奉献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的高度肯定。
2018年4月6日,正在西南印度洋执行大洋49航次任务的“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完成了它的第50次下潜,创造了我国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下潜次数新纪录。这代表着我国深海事业的巨大进步,是我国科研人员跨越于国内外大洋之上无数个日日夜夜于无声处坚守的成果。从2016年到2018年,“潜龙二号”团队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夕赶往西南印度洋进行大洋航次科考任务,现场负责人徐春晖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与家人一起过年了;李阳在本航段出发前刚刚喜得千金,然而女儿的第一个春节他就未能与之团聚。郭峰、王福利、蒋兴宇三名队员负责“潜龙二号”的维护保养工作,只要潜水器在甲板,他们就需要24小时精心照料。郭峰的女儿还小,王福利在执行本次任务前刚刚完婚,蒋兴宇的爱人怀有身孕,可他们只能通过微弱的网络信号与家人保持联系。首次参加大洋科考的宛利鹤和姜金祎在任务执行中也克服了晕船、身体不适等困难,全身心投入到科考事业中。
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但故事的主人公,却是每天在园区里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熟悉人。通过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下他们的动人故事,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手段进行传播,就是希望他们身上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严谨求实的精神能够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
此外,我们希望记录每年、每月、每日我们身边平凡工作者的奉献。他们是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群人,是每天奔波在城市之间、在候机厅和候车室仍然用电脑处理工作的一群人。他们用滴水穿石的执着,为研究所、为国家、为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因此,我们要着眼大势、统揽全局,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更好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凝聚在爱国奋斗的伟大实践中。
作为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唯有坚守初心使命,方能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而作为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虽不能与之共同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但仍然受其精神鼓舞,与他们同频共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共同朝着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前进。
(作者系沈阳自动化所科学传播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