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喀喇昆仑遥感科考:探秘生命禁区
作者: 丁海峰 白石             发布时间:2019-8-30 22:28:42

扫一扫阅读


 

每年夏季都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科研人员集中外出科考的时段。他们背着仪器爬雪山、穿戈壁,虽然辛苦,却因丈量大地、探测未知而甘之如饴。今年,已是空天院所属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荆林海研究团队来到喀喇昆仑山脉的第 5个年头。

喀喇昆仑山脉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地区之一,其主体位于新疆与克什米尔地区的交界线上,主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也是藏民口中的“白色女神”。

但这位“女神”并不仁慈,高达 27%的登山死亡率宣告着这里条件的恶劣。除了贯穿其中的 219国道偶尔带来的车辆,人类的痕迹仅仅涉足了这片土地很小一部分,千万年来自然的粗犷在这里被近乎完整地保存下来。

喀喇昆仑山脉,每年都是这样迎接他们的。

走进生命禁区

边陲重镇叶城是 219国道的起点,也是研究团队每年开启喀喇昆仑科考的起点。

天尚未亮,两辆皮卡就承载着所有人员和物资离开旅店。挥手告别时,看着这个县城在后视镜里一点点地远去,直到转过一个山脚,他们与文明世界的最后一条纽带就这样被荒漠和岩石所割裂。库地达坂、麻扎达坂、黑恰达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视线里穿梭。

与平原地区相比,喀喇昆仑的氧气含量只有前者的40%,著名的“死人沟”就位于科考工作区内。在这里,简单的行走甚至说话都是一种挑战,头痛、耳鸣、翻江倒海的胃、无尽的困倦、深夜里的失眠……高原反应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袭扰着团队。有时它会更极端:抽搐的四肢、失去控制的身体、喘息的肺、旋转的大脑……这里的高原反应是“狰狞”的,甚至普通的感冒都能演变成为一场生死边缘的挣扎。

喀拉喀什河由喀喇昆仑山脉的融雪汇集而成,每年七八月份水量最大,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了难得的生机,也给野外工作带来了困扰。时高时低的水位不时掩盖通往大山深处的道路,有时还会彻底冲毁道路,切断去路或是归途。最可怕的是白色沙滩中的泥沼,乍看与坚实的戈壁滩无异,只有车辆进入时才会发现它的恐怖之处:白色的沙砾翻开,露出水与土的混合物,将地面上的物体拖入其中。情况永远是危急的,你永远不知道泥浆的深处究竟是牢固的岩石,还是流动的暗河。

甚至铺满柏油的道路上也潜藏着危险。219国道的一面是近乎垂直的峭壁,一面是近千米深的悬崖,汽车就这样小心地行驶在没有护栏的道路上。有时,顷刻而至的大雨瞬间冲垮山体;有时,历经风吹日晒的岩块在某个晴天没有预警的崩塌。行驶在这里,安全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人类只是荒芜之地的过客,自然才是这里真正的主宰。

投入无尽热忱

第一次来这里,就见到了一群最可爱的人——驻守边疆的战士。来自天南海北的他们,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在康西瓦烈士陵园对面的山上刻着一行字:弘扬喀喇昆仑精神。

战士的使命是保卫国家安宁,他们用生命践行喀喇昆仑精神;研究团队的使命是探秘科学的未知,喀喇昆仑精神也实实在在地鼓舞着科研人员。

作为遥感地质科研人员,他们迷恋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了读懂这片经历了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土地的故事,他们满载各种遥感影像、锤子、罗盘、GPS以及测量仪器,利用这些“武器”解译遥感从空中获取的信息,探测来自地下的电场、磁场以及地震波的变化,在踏勘中获取想要的岩石及土壤标本,夜晚回营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取初步的综合分析信息、获得来自地球的回应……

荆林海研究员是团队的“老大”。这位看起来瘦弱、朴实以及不太善言辞的中年人一提起工作便神采飞扬,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人”。每次行动他都是出发最早、回来最晚的一个,他的年龄最大,却比所有年轻人走得更远。

团队里还有一些刚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他们带着兴奋来到这片土地,见识了喀喇昆仑的可怕,却从未丧失动力,永远活力十足。有一次刚刚抵达红柳滩,海拔 4200米的低氧环境已经让几个初来这里的研究生感到不适应。当行走在海拔 5100米的高原时,一个研究生更是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为了不养成依赖氧气的习惯,他一直拒绝吸氧,直到反应愈演愈烈,才回到红柳滩接受紧急治疗。团队中年长成员对他这种近乎于鲁莽的“倔强”又生气又心疼,可也都念叨着“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野外工作总是充满意外。一次在海拔 5800米的高山做试验时,原计划驾车行至 5300米的山脚下,但几日前的降雨将道路冲毁,只能改为先徒步6公里到山脚,再爬到目的地。在荆林海的带领下,大家轻装简行,带足水和高能量食品启程。行至距离山脚还有 1.5公里处时,狂风和暴雪忽至。喀喇昆仑的雪不是雪花而是冰粒,砸在脸上刺得生疼。就在这漫天飞雪、能见度几乎为零的高原上,成员们相互扶持、坚定前行,他们内心只有一个想法:绝不无功而返,一定要完成今天的任务。

因奋斗而热爱

经过 4年的科学考察,空天院团队建成了约 10TB的资料库,采集样品 5000余件,研发了一套适用于高寒地区的遥感技术与地面快速查证相结合的找矿靶区勘查评价技术体系。他们向兄弟单位提供了150余张遥感专题图、约 1TB的遥感影像及遥感示矿信息数据库。研究团队对西昆仑地区的遥感示矿异常信息、地质成矿背景、矿产开采条件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联合其他合作单位圈定了 10余处铜铅锌等大宗金属矿产遥感找矿远景区,为初步厘定从西昆仑延伸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木吉乡长度约 600公里的含锂伟晶岩带提供了有效的遥感信息。今年,团队参与了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即将把有效的遥感示矿信息提取及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应用到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常年扎根于此的经历,让他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多热望。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包括山脚下好吃的面馆、高原上最美的湖泊以及此地发生的各类奇闻异事;他们经常想起太阳坠向群山时空中泛起的金色光芒,也记得行进在 219国道时汽车后视镜中忽而闪现、忽而消失的火山岩与地层交织成的五彩丘陵,以及骤雨即将来临时紫红色的云彩、阴沉天色中的电闪雷鸣;他们不能忘记一天辛劳后拖着疲惫身躯返回营地时,西瓜和清水带来的甘甜,更不能忘记每一次获得新发现时爆发出的雀跃与欢呼。

他们向往这片土地,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极具意义:解译过的每一幅遥感影像,双手触摸过的每一块岩石,双脚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将发挥它的价值。献身科学,用独有的姿态守护祖国山河,这是一群普通的科技工作者的信念,虽朴实无华,却真实无比。

 

作者简介

丁海峰,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白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