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工作保证经济大省的科技支撑
作者: 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5-2-20 10:35:49
|
短短几天的“走进广州分院”采访活动,让我们形成了一个强烈印象——经济大省的科技支撑。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联系8个研究所,其中6个在广东,以其“国家队”的雄厚实力,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这种科技支撑的背后,正是广州分院分党组和系统各研究所党委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广州分院分党组明确意识到,面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对于广州分院及系统各研究所来说,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运用自身科技实力和优势为当地改革发展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这种科技支撑并不是各研究所点对点、孤立地进行的,而要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对此,广州分院分党组明确提出,在科技支撑背后,既需要系统各研究所党建工作的鼎力配合,更需要分院分党组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科技创新的政治保证和政治引领作用。
在进一步采访中,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广州分院及系统各研究所的党建工作对科技支撑的政治保证和政治引领作用,具体体现为“四个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了一系列重要工作,研究所党委的基本任务就是抓好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发挥好领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就是战斗堡垒作用,具体体现为对科研工作的政治保证作用和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作用。广州分院分党组及系统各研究所党委将促进科研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推动党建和科研深度融合,形成围绕科研搞党建、搞好党建促科研的良好局面。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所党委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重要工作过程中所作出的决策,要靠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来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没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所党委的决策只能停留于一般性的号召而无法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也不可能具体实现。
广州分院分党组及系统各研究所党委全链条做好党员工作,包括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激发党员的内在积极性;搭建各种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及时解决党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党员队伍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人才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广州分院分党组及系统各研究所党委来说,人才工作体现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引导,建设一支优秀的、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发挥好科技人才的独特作用。为此,他们非常重视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形成许多有效做法。如搭建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平台,不论是引进的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要留住人才,关键是要创造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平台,并将实现科技人才自身价值与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服务结合起来;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拔到重要、关键岗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在青年科技骨干中发展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在科技攻关中的作用;将青年科技人才吸引到青年突击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中来,培养他们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院所文化的凝聚作用。任何具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单位,都会形成自己的单位文化,如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高校文化、科研院所文化等,每一类文化中,由于具体单位不同,又会呈现出不同特点。院所文化是科研院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院所传统、院所精神、院所风格、院所形象的聚合,是院所的灵魂和生命,是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
广州分院系统各研究所文化的形成,得益于这些研究所在建所之初会聚的一批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独具特色的科学家精神,通过世代传承,不断吸收新的时代特质,延续到了今天。广州分院及系统各研究所的院所文化,体现的就是这种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科研院所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种以科学家精神为底蕴的院所文化,涵养了广州分院及系统各研究所的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更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做到了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的心里,体现在对科研工作的促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