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富恪:“角落”里的理论追求者
发布时间:2025-02-18 10:30:02
|
蒲富恪,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凝聚态物理理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文革”后期,蒲富恪痛惜科研工作被迫停滞,宝贵的科研时间被白白浪费。为了坚持开展科研、提高工作效率,他渴望有个安静的工作场所。但当时研究所办公用房十分紧张,都是多人共用一间办公室。
经过多方长时间努力,终于在物理所主楼四层图书馆南门和过道之间为蒲富恪觅得一个角落——一个用三合板和木头隔出来储藏杂物的小屋,面积不足6平方米,仅能放下一张二屉桌和一把椅子。如果有人来访,只能站着和蒲富恪谈话,声音也要尽可能小,以免影响图书馆其他读者。
这间别人眼中的陋室,却成为蒲富恪开展科研工作的宝地,他由衷地为借到这个小小的角落而高兴。
酷暑时,蒲富恪赤膊闷在小屋里工作;寒冬时,他被冻得握不住笔,只能不停地搓手。为了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蒲富恪的节假日甚至春节假期都在这个角落里度过。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没人打扰。”就这样,蒲富恪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