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怎样写好“党委书记谈党建”文章?
作者: 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5-02-17 16:25:09

扫一扫阅读

 

“党委书记谈党建”是《科苑党建》杂志2019年改版后开设的栏目,主要是请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的党委书记,就党建话题、党建工作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感所悟,由此形成了“党委书记谈党建”这种独特的党建文体。对于这种文体,无论是大学还是党校都没有开设过相关写作课程,公开出版的写作教材中也没有相关内容,即使是基层党建宣传和写作培训班上也没有讲过。这种独特的文体到底应当怎样写、怎样才能写好,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党委书记谈党建”文章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党委书记”,这是写作的视角、文章的主体,文章要以党委书记的独特视角来写。对于《科苑党建》杂志来说,这里所说的“党委书记”,特指院属单位基层党委书记。二是“党建”,特指院属单位基层党建工作。既不是一般性的党建工作,也不是一般性的基层党建工作,这就框定了文章讨论问题的范围。三是“谈”,既不是他人写的关于党委书记及其工作的文章,也不是他人对党委书记的专访,而是党委书记自己谈,一般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

要写出一篇好的“党委书记谈党建”文章,动笔之前先要想明白要写什么,只有想明白才能写清楚。所谓“想明白”,就是要选择一个要谈的党建话题。一般来说,文章选择的党建话题角度要小、涉及的内容要单一,这样才能聚焦、具体。聚焦才能深挖、讲透彻,具体才能深入、写丰满。只是想明白并确定了党建话题还不够,还要确定具体谈什么、怎么谈。

这里有三个角度可供参考,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一是对某个党建话题的研究、理解和思考;二是对某个党建话题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具体做法、经验和成效;三是对某个党建话题研究和实践后的收获、感悟和体会。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内容和写法,作者只能选择其一。至于选择哪个角度,取决于作者对哪个角度和方面最熟悉、更有话要说。

想明白并确定要谈的党建话题后,就可以进入写作过程了。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作过程、一个思维过程,写作中还会对原来的想法做出调整、充实、修正甚至改变。具体地说,写好“党委书记谈党建”文章要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要设计一个好标题。标题要鲜明具体、有个性、能抓人,又要朴实,避免使用老生常谈的、引不起人们兴趣的词、词组和句子,要让人一看到标题就能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什么身份的人在说。

第二,要设计一个好导语。人们通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一篇好文章。一篇好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漂亮,主体要像“猪肚”一样充实、丰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干净。漂亮的开头会让人眼前一亮,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让读者急于知道文章下面会说什么。漂亮的开头不是要花言巧语、花里胡哨,而是要实实在在、朴实无华,又含义深邃、有个人特点。要避免说空话大话套话,明确地点出文章主题 。

第三,要设计一个好结构。文章结构既是承载故事的基本框架,也是故事发展的轨迹,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结合。文章结构是生活逻辑和主观设计的完美统一,是历史(生活)和逻辑的完美统一。“党委书记谈党建”这种文体亦是如此。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不论是谈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还是所感所悟,总要谈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必加小标题,或者以观点句拎起,或者用转折性小段落作为开头。几个方面之间一定要有内在逻辑联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不能简单堆砌。总之,这种文体的结构设计要去掉过分雕琢的痕迹,追求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第四,要处理好几个具体关系。党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不是党委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在“谈党建”过程中,要处理好党委书记和党委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完成领导体制改革的院属单位,还要处理好党委和行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

第五,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文章要以第一人称写,叙述方式、语言风格要跟着第一人称走,文章中谈的道理、故事、事例、体会都要以第一人称说,要有作者活动的影子。讲的道理要通俗浅显、深入浅出,避免文件式、八股腔。要轻松活泼、饶有情趣,不要太过呆板、中规中矩。可以恰如其分地引用名人名言、励志警句、谚语俚语以及来自群众的生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