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丁云杰:坚守二十载  打通转化路
            发布时间:2025-02-17 15:29:16

扫一扫阅读


 

丁云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党总支书记。致力于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在催化剂研发与定型、工艺确立、单管模试、工业示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做研究的目的就是能用得上。基础研究做到较高水平后,就要思考如何应用,不能畏惧‘卡脖子’技术。”丁云杰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解决高碳醇原料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等问题,丁云杰带领团队开展合成气直接制高碳醇研究。经过20年的努力,工业化示范装置开车成功,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属于原创性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居国际领先水平。

丁云杰主持的工业化项目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他时常对团队说:“做科研就要胆大心细,不胆大事情做不成,不心细则容易失败。”

在反复试验中,他成功带领团队从实验室小试到单管试验,再到工业化装置,打通了一个又一个试验环节。2011年8月,丁云杰主持完成的1万吨/年乙醇胺临氢胺化制乙撑胺工业化项目在山东顺利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套自主设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装置,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

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丁云杰经常带领团队奋战在生产一线直至凌晨,每天都要解决产品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人可以三班倒,可他为了拿到一手数据,不得不时刻守在现场。同事们劝他注意休息,他却将候机室、生产一线、宾馆都变成了办公场所。为了节约时间,丁云杰化身“夜行者”,午夜和凌晨的飞机成了出差首选,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效率高,不耽误第二天开会和工作。

在丁云杰的带领下,团队先后有12项技术实现工业化,已建工业化装置总产值约150亿元、利润约30亿元。他也凭借出色的科研工作,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丁云杰用坚守与坚韧,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激励和带领团队以创新攻关促发展,在实现“四个率先”目标要求的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