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协同奉献服务  筑牢“三大战斗堡垒”
作者: 温丹            发布时间:2022-10-11 0:30:56

扫一扫阅读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他们坚守一隅,用精湛的技术为冲锋一线的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保障,用日夜的坚守加速重大成果的产出,用孜孜不倦的探索推动技术创新迈出更大步伐。他们就是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技术支撑中心和总体研究部党支部。近年来,在研究所党委的领导下,党支部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聚焦协同、奉献、服务的理念,筑牢“三大战斗堡垒”,取得了显著成效。

话初心、讲奉献,筑牢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战斗堡垒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党支部始终将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作为主责主业,加强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

一是精心策划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三会一课”质量。通过党员微党课、“学习强国”互比互学、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提升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促进学习质量提升。二是丰富拓展党员视野。为引导党员和群众常读书、善学习,支部委员牵头创办“玫瑰书香”读书会,吸纳支部党员和读书爱好者,每周开展读书活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将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融入常态化教育。结合支部实际,开展“党的儿女话初心”活动,邀请身边科学家分享成长经历、组织诵读科学经典、拍摄制作科学家精神微视频等,增强党员胸怀祖国、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情怀,筑牢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战斗堡垒。

搭平台、育人才,筑牢支撑服务的战斗堡垒

2021年,在研究所党委的指导下,党支部顺利完成换届,组建了5人的党支部班子,按照工作领域划分为两个党小组。支部25名党员中,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6人,青促会成员3人。党支部书记夏海容是技术支撑中心主任,作为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党员,她深知党员是激活组织力量的“干细胞”,在工作中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助力党员快速成长。

一是为了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着力培养技术骨干,选派和鼓励优秀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术交流和知识产权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支部所辖的知识产权中心已为研究所培养了院所两级知识产权专员62名,占职工总数15%。支部多名党员先后获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1名党员入选2021年度中科院技术支撑人才。

二是立足岗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确保研究所各类实验顺利开展,支部党员“5+2”“白+黑”带头坚守岗位,为研究所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履行社会职责,积极做好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为全国以及环渤海地区100余家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超过31700小时,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等部委组织的重大装备和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考核中,成绩优异并获得后补助支持;组织党员开展实验技术分享会,党员轮流讲解和分享大型仪器设备相关实验技能,在思想上走在前,在技术上做表率;定期面向全所职工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主动为研究生讲解技术支撑中心装备情况和工作流程等。

三是通过主题党日广泛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分别与中科院人事局、天津市科技局等单位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促进跨行业跨学科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搭建多样化平台,以点带面带动支撑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筑牢支撑服务的战斗堡垒。

当先锋、做表率,筑牢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是共产党员的担当本色。在技术支撑中心和总体研究部党支部里也有这样一支甘坐“冷板凳”的科技攻关团队。作为研究所特有的三维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团队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近距离对接研究所承担的重大战略任务,开展调研、预研、技术管理与集成。

2015年起,在研究所统一部署下,团队围绕人工合成淀粉与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开展科技攻关。6年来,他们心无旁骛、不求功名,为一件事、一个目标、一个任务,紧紧地聚集在一起,生动诠释了研究所倡导的“细胞文化”,最终在国际上首次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从头全合成,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方向。

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在科研攻关的项目小组里、在昼夜轮转的发酵车间里、在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工作中,支部党员从未缺席。他们如丁香花般低调芬芳,用实际行动筑牢“三大战斗堡垒”,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作者系天津工业生物所党群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