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科学 不输岁月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科院院士汪尔康
作者: 于洋 唐琳 发布时间:2021-11-3 18:19:40
|
汪尔康
当年,响应党的号召,大学毕业后的汪尔康选择扎根在长春,从做科研到做管理,一干就是一辈子。献身祖国科学事业,是他人生奋斗的目标;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是他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021年“七一”前夕,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汪尔康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精神的最好褒奖。
为了 “国家需要”
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极谱学创始人海洛夫斯基曾对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作出挽留,希望取得博士学位的他能够留下来。但这名学生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他就是汪尔康。
回国后,这位生长于温暖江南的科学家,却最终在天气寒冷的东北地区扎了根,一干就是一辈子。立足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他,也曾收到过国内外许多高校、科研院所抛出的橄榄枝,但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用他的话说,还是为了“国家需要”。
国家需要是牵引游子归国的那根线,也是激励他忘我工作的源泉。自学成归国开始,汪尔康一直密切关注国家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科学前沿进展。1977年,他参加了我国“文革”后第一个赴美国访问的科学家代表团。他在美国各大高校、科技公司访问了一个月,在看到中国和美国在科学研究上的巨大差距时,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那时候我们自己凑钱买了一个计算器回来,简直跟宝贝一样,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汪尔康由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落后的时间补回来”。
基于内心的危机感,也因为对科研工作的无限热忱,汪尔康在当时国内科研条件较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作出了一系列让中国科学家为之鼓舞的重要成果。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他第一个发现了阴离子促使汞电极氧化产生极谱氧化波的普遍规律,并提出了与汞形成配合物及形成汞盐膜理论;此后几十年,他又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并推广生产,拓展了油/水界面电化学研究和应用,研制成功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且联合分离方法(毛细管电泳等), 水质监测仪实现生产商品化……
迄今,汪尔康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多篇,总被引62000多次,h指数达115。同时,汪尔康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省部级奖14项、国际奖2项,发明专利40项。在国际舞台上,他发起组织的诸多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已经成为影响力与活跃程度与日俱增的学术交流平台。
大胆的改革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汪尔康任长春应化所所长。他曾在《人民日报》登广告,向海内外招聘博士以上高级人才。这既不是国家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容易被误解为个人之举,因此汪尔康承担了相当大的政治风险。但他顶住了压力,大胆延揽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当时人才普遍青黄不接的国内研究所打开了思路。
任上,令汪尔康颇为自豪的是三个“一百万”工程。当时,研究所发展处于低潮期,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汪尔康提出,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解决当前的棘手问题。其中,100万用于招聘高级人才;100万用于支持基础研究,每年支持10个项目;最后100万用于支持产学研发展,并要求技术研发必须获得市场回报。
这些举措的施行,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是他一贯坚持的办所理念:重视理论、重视技术,更加重视国家需求。
原长春应化所职工居住在日伪时期修建的二层小楼里,破旧狭小,环境很不好。住房改造工程完成后,研究所解决了1500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并成为中科院系统首家进行房地产改造的研究所。
研究所还成立了科鹰防腐保温、应用化学科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开发实体和具有产学研特点的中心,加快了1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其间创建的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上市,成为中科院首家所办企业上市公司。
行为示范
在长春应化所,谈到汪尔康,几乎所有年轻科研人员都了解他忘我的工作模式,对科研工作严谨、专注的科学态度,而这些从来无需靠“言教”传递,因为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示范。
在培养后辈科技人才方面,汪尔康从不吝惜付出,甚至十分乐意扮演“人梯”的角色,力图帮助青年科研人员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强调科研创新、提高水平,在人才培养中的赤诚付出,让他的团队从一株幼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并且枝蔓向着更远的地方不断扩散伸展。
如今,汪尔康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达150多名。其中,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9人获中科院优秀奖。未来,这样的影响还将持续。尽管在汪尔康眼中,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尽最大努力发光发热的小事。
国家劳模、特级劳模、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一名党员科学家对于科学的执着追求,对于祖国人民的深深眷恋。这炙热的情感终汇成了一条奔涌的河流,融入我国科技事业的海洋,奔腾不息。
(作者于洋系长春应化所信息员,唐琳系中国科学报社记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