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学家精神故事集锦
发布时间:2021-11-3 18:07:10
|
华罗庚:用数学为群众办实事
数学家下工厂能有什么用?数学大师华罗庚曾成功打样。
1970年前后,华罗庚带着工作组奔走全国,推广使用优选法、统筹法。在上海炼油厂开展试点工作时,恰逢工厂在降低某型号防冻剂的凝固温度上遇到了问题:有关部门要求防冻剂在40℃不凝固,一位工程师带领工人花了6个月、试验了137种不同的化学配方,最后只能使油的冰点达到37℃。
华罗庚查看实验记录后认识到,防冻问题是一个线性规划问题。于是,他跟学生一起,用优选法中的梯度法进行计算,不到30分钟,就提出来一个新的化学配方。
工人们难以相信,认为没有再试验的必要。但为了让华罗庚放弃,他们决定姑且试试看,结果冰点一下达到了42℃。从此,华罗庚“神来之笔一点,就点出了一个好方案”的说法流传开来。
后来,“双法”在各行各业推广,效果显著,在1978年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
华罗庚在谈到他推广数学方法的体会时,提出过三条原则:第一,为谁?目的是什么?第二,用什么技术?第三,如何推广?
对于第一条,他认为首先要在专家和工人之间找到共同语言,有共同的目标。第二,方法和技术要有群众性、实践性和理论性,要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见成效。第三,要亲自下车间,从小项目做起逐步扩大、见成效。
(陈欢欢/整理)
蒲富恪:在角落里潜心研究的科学家
1952年10月,蒲富恪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被选送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在磁学研究组施汝为先生等前辈的指导下工作。因为热爱理论物理,他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磁学理论的学习上。为了专心读书,他把自己的书桌从嘈杂的实验室,搬到走廊尽头存放清扫工具的小屋。在那里,他一坐四年,闭门自学,潜心钻研,在磁性理论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革”后期,蒲富恪痛惜科学研究被迫停滞,宝贵的科研时间白白浪费,因此更加拼命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迫切需要一个非常安静的工作场所。然而当时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经过长时间的多方努力,终于在物理所主楼四层图书馆南门和过道之间觅得一个角落。那是用三合板和木头隔成的一间储藏杂物的小屋,面积不足六平方米,仅能放下一张二屉桌和一把椅子。如果有人来访,只能站着和蒲富恪谈话,而且声音也要尽可能的小,以免影响图书馆内的读者。
这间别人眼中的陋室,成为蒲富恪开展科研工作的宝地,他为能借到这个小小的角落而倍感高兴。酷暑时,蒲富恪赤膊闷在小屋里工作;寒冬时,他被冻得握不住笔,就不停地搓手继续研究。为了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蒲富恪不仅周末和节假日都在小屋工作,甚至春节也在这里度过。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没人打扰。”在这里,蒲富恪夜以继日地工作了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凝聚态物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研究所党委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