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秉承“代代红”光荣传统 践行科技报国使命责任
作者: 高杨            发布时间:2021-11-3 16:50:35

扫一扫阅读


“张存浩突击队”授旗仪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所史故事,展现研究所科学家“代代红”的光荣传统,在学习教育中感悟研究所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的使命,领悟老一辈科学家心怀“国之大者”的初心,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努力锻造一支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一、春风化雨,用红色所史故事立心铸魂

建设红色展馆,梳理展示研究所70余年科技报国历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科院“秉承矢志·化物报国”党员主题教育基地通过深度挖掘大连化物所七十余载光辉历程背后,一代代大连化物所人科技报国的赤子丹心及追求一流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内涵,展示以“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化物所精神为内核的感人科学故事。一件件实物、一张张旧照片、一段段老影像、一排排铜脚印,引领参观者重走党领导下的砥砺奋进的科技报国之路。截至目前,基地累计完成接待活动2000余场,接待参观者近万人。

拍摄红色话剧,情景再现张大煜爱国奋斗的一生。在沈阳分院“建党百年路·科技报国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报告会上,展现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我国催化科学先驱张大煜科技报国的话剧引起强烈反响,研究所青年职工把青年时期的张大煜“请”上舞台,与观众展开一场感人的“时空对话”。张大煜在求学期间曾先后两次因投身反帝爱国斗争而被学校“开革”,话剧通过把张大煜的故事讲给更多青年人听,激励青年职工矢志爱国奉献、贡献青春力量。

讲授红色党课,在入所伊始埋下红色“种子”。在今年的入所第一课上,所党委书记金玉奇深情地为大家作了关于大连化物所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党课报告。生动的红色历史故事,让新职工、新学生的思绪久久沉浸在故事中,让化物所精神在新职工、新学生心中春风化雨般发芽,深深镌刻在每一名化物所人心上,形成化物所人独有的气质和精神。

二、厚植情怀,将红色基因注入精神血脉

用心体悟,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心怀家国的高度。各党支部以“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组织阅读《张大煜传》《光辉的历程》等研究所红色故事书籍,组织参加一场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召开一次科学家精神分享会,给老科学家写一封信。在活动中,年轻的化物所人纷纷表达了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的决心,誓要接过传承科学家精神的“火炬”,扛起科技报国的大旗。

尽心宣讲,展现老一辈科学家暖心感人的温度。所党委组织成立以8名老科学家为主体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其中86岁高龄的李文钊饱含深情地作了题为《学习、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缅怀老所长张大煜先生》的报告,讲述张大煜心系祖国人民、尊重爱惜人才的感人故事。党委副书记毛志远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个人的成败荣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报效祖国作为精神动力。

精心策划,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气度。充分利用研究所历史所区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参观一二九街历史建筑,打造现场所史课堂,再现当年场景。从所区概况到每一栋小楼的用途,再到发生在每个房间里的故事,前辈们娓娓道来,把所史讲生动、讲鲜活。

三、知行合一,履行“国家人”“国家责”职责使命

成立临时党组织,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所党委紧扣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实践,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中攻坚克难。4月,“齐鲁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该卫星采用我所研制的绿色动力系统。项目团队在发射场成立了临时党小组,带领团队成员通过10余天严谨细致的工作,成功实现了卫星绿色动力系统产品的首次在轨应用,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

成立“张存浩突击队”,让队旗指引重大科技攻关方向。8月,所党委在外场实验场地举办“张存浩突击队”命名授旗宣誓仪式。党委书记金玉奇向“张存浩突击队”授旗并讲话,号召全体队员立即行动起来,到任务最繁重的部位去、到项目最需要的地方去,让突击队的旗帜飘起来、将突击队员的身份亮出来、把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鲜红的党旗、队旗下,队员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简短而庄重的仪式。

制作科学家精神践行海报,铮铮誓言激励大家对标践行。在研究室悬挂科学家精神践行海报,激励科技工作者时刻牢记承诺,深入践行老科学家精神,肩扛新时代科技使命,将感动和感悟留在心间、落在笔端,从而转化为科技报国的行动,把个人价值紧紧与国家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

(作者系大连化物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