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锂资源创新研究团队: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努力为祖国献“锂”
发布时间:2020-12-31 17:41:15
|
新型锂资源创新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锂窗”新理论,创建了“碳酸盐粘土型锂矿床”新类型,颠覆了锂资源来源的传统观念;在滇中地区发现了巨型锂资源基地,有望彻底改变全球锂资源格局。
作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已被国际公认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但另一方面,我国的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0%,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10余年前,新型锂资源创新研究团队在贵州进行地质研究时,发现石炭系九架炉组粘土岩中有极高的锂含量。根据这一线索,研究团队敏锐地抓住了“为何在碳酸盐岩地区发育的粘土岩中有锂的超常富集”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通过长期的潜心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锂窗”新理论,创建了“碳酸盐粘土型锂矿床”新类型和成矿新模式。这一成矿理论和矿床类型颠覆了锂资源来源的传统观念,是继伟晶岩型和卤水型锂资源之后的第三种具有工业意义的全新类型锂资源。
之后,研究团队通过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利用建立的新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成功在滇中地区二叠系倒石头组粘土岩中实现了锂矿资源重大找矿突破,在工程控制的7.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获得约34万吨氧化锂资源量,达到超大型,预测该区氧化锂资源量达500万吨以上,约占全球锂资源的三分之一。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科技部、自然资源部、云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针对“碳酸盐粘土型锂矿床”作为全新类型的锂资源是否能用、如何利用的问题,研究团队突破学科壁垒,创新研发模式,联合中科院过程所、长安大学、安徽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优势研究力量,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有效衔接,在锂资源浸出、净化、膜分离、萃取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锂回收率达到85%以上,研发了资源绿色综合利用的绿色工艺包,为产业化利用打下了扎实基础。
作为一支中青年结合的研发团队,新型锂资源创新团队始终以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为使命,勇闯科学研究的“深水区”和“无人区”,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实干精神攻坚“卡脖子”技术,力争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为祖国献“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