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中科院文联体协成立的往事
作者: 范晓峰            发布时间:2020-11-27 12:30:50

扫一扫阅读


中科院体协成立大会

中科院京区书法协会成立大会

中科院京区音乐协会成立大会

 

今年恰逢中科院文学艺术联合会(以下简称文联)和体育运动协会(以下简称体协)成立30周年。此刻,一些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开启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风,适合知识分子特点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全院重新蓬勃开展起来。

1985年,我进入不惑之年。1月初,中科院干部局顾局长找我谈话,征求下基层的意见,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春节后,在全院干部大会上,时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严东生宣布建议我担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这一决定使我忐忑不安起来。第二天,我主动找到严书记,坐在大科学家面前的我产生了一些怯意。

汇报完自己的想法后,严书记面带笑容地说:“院工会需要一个相对年轻的干部,党组认为你最适合这个岗位。你还年轻,要下基层还有机会呀!工会工作很重要,要做好职工参与研究所民主管理工作,也要活跃群众业余文体生活。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院文体协会嘛!”听闻这番话,我顿时豁然开朗,表示一定努力工作。到岗后,我得知中关村俱乐部已划归院工会领导建制了。

1986年3月,院工会召开院文体工作会议,建议成立院文体协会组织,以推动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

在一批潜心钻研、酷爱艺术的科学家及管理专家的参与下,围棋、美术、书法、摄影、桥牌、音乐、集邮、文学创作与科普创作等协会相继成立。孙鸿烈、贝时璋、汪德昭、郑作新、吴承康院士及一些文体骨干,担当各协会的领军人物。1988年年底,16个协会会员数总计达5000人,彰显出深厚的群众基础。

科学的殿堂,诗人的家园。1989年10月,已80岁高龄的数学家孙克定、王绶院士和许国志等学者,自发成立了“中关村诗社”。诗社“以诗明志”,得以让智睿学者们抒发科研和人生情怀。应孙老邀请,我有幸聆听诗会,感到受益匪浅,至今难以忘怀。

北京亚运会的东风加快了中科院体协的成立。1990年1月,北京市通知中科院组队参加亚运会太极拳表演活动。4月18日,中科院发出《关于成立中科院体育运动协会的请示》和《关于成立中科院文学艺术联合会的请示》,报送当时的国家体委和文化部并得到批准。

同年7月10日,京区近3万名科技职工迎来中科院工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在12日的闭幕式上,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党组副书记余志华发表了重要讲话。“做好院文联、体协的工作,发挥其自娱自乐和自我教育的双重功能”被写入大会讨论通过的《工作报告》。

大会闭幕的第二天,中科院在中关村举行了中科院体协成立大会,严东生出席大会并担任荣誉主席。9月22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中科院体协138名运动员与日本太极拳爱好者共同进行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受到北京亚运会组委会的表彰。

全院文艺汇演也助推了中科院文联的诞生。1990年6月5日,中科院发出《关于举办中国科学院职工文艺汇演的通知》,汇演活动由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院工会等部门共同组织,院工会文体部负责具体工作,8个分院和京内外的直属所共1500多人参加了活动。12月10日,汇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12月20日,中科院文联在中关村诞生了。

如今,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令人欣慰的是,中科院文联体协作为中科院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结出丰硕果实。中科院文联体协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协会的特点,自觉结合科研工作实践,为传播先进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努力。科学艺术家们在这个大舞台上陶冶情操、服务科研,呈现出“科苑处处才人出,各领风骚代代扬”的繁荣景象。

(作者系院老年文联文创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