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
来源: 武佳丽 发布时间:2020-7-14 14:12:08
|
一个人如果没有名利之心、不为名利所累,用心如一,坚持几十年,就可以把一件事做得很好;如果他天资聪明、生逢其时,怀揣报国信念,就可以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上世纪50年代末,他努力探求低费用气动实验新方法;60年代末以极低费用建成大型激波风洞;70年代为多种航天飞行器提供气动实验数据,在解决研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起,他致力于拓展激波管应用领域,创立了能产生高焓实验气流的爆轰驱动方法,为中国人造卫星、战略导弹等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在地面造“天空”的人,他亦被称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他就是年过九旬依然走在科学研究最前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
不盲从,求实效
“从事科学研究,一定要勇于独立思考,不盲从,不怕犯错。”这是俞鸿儒的信念。
1928年,俞鸿儒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的偏僻山区。他的父亲向来崇尚行事要务实,常教导他不要盲从别人的看法,观察任何事物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弄清其实质。
1946年,俞鸿儒考入同济大学数学系。那时,国家处于混乱之中,学生运动不断,俞鸿儒也积极参与其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重新参加高考,考入大连工学院,后留校任教。1956年,中科院公开招考研究生,这成为俞鸿儒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到力学所后,俞鸿儒师从郭永怀先生。为研究超声速飞行,1958年力学所成立激波管组,郭永怀指定俞鸿儒为组长。在郭永怀的鼓励与支持下,俞鸿儒提出研究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这种实验方法虽然费用低廉、驱动能力强,但试验气流品质低、容易出事故,因此在当时已基本被国际所弃用。但俞鸿儒不盲从国际的试验方法,认为氢氧燃烧驱动更适合中国国情。
起初,由于尚未摸清原因,实验过程中多次发生事故,最严重的一次整个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都被炸毁了。面对非议,俞鸿儒从不气馁,坚持不断尝试。包括钱学森、郭永怀等在内的所领导也大力支持,力学所索性一次性申请了许多水泥和木材,每次实验室炸坏了就重建。最终,俞鸿儒彻底弄清了事故原因并采取了防范措施,他创立的氢氧燃烧驱动方法沿用至今,50年来再未发生过严重事故。
少花钱,多创新
“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人、是创新,而不是钱。”这是俞鸿儒的坚持。
半个多世纪以来,俞鸿儒一直坚持一个原则:以尽可能低的费用,研制出高性能的气动实验装置。
1960年前后的困难时期,力学所许多科研项目被取消,俞鸿儒的项目虽然得以保留,但所得经费却极少。郭永怀多次对他说:“钱少亦能工作,应该学会用最省钱的方法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那才是真本领。”
1967年春,在经费很有限的条件下,俞鸿儒建成了一台高性能大型激波风洞,但郭永怀看到后非常生气,责问他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钱。俞鸿儒赶紧向老师汇报,他如何收集利用废置设备,如何寻找最便宜又能保证质量的加工厂,加工费一共才8万元。郭永怀听后面露笑容,并询问他能否把试验区延长。
尽量少花钱多解决问题,这一作风被俞鸿儒延续至今。据悉,我国建成JF12风洞共花费4600万元,但因为采用了俞鸿儒创立的独特的爆轰驱动技术,这一费用比国外同类风洞要低得多。JF12风洞项目组负责人姜宗林坦言:“没有创新思想,4个亿也未见搞得出来。”
平易谦逊,爱国奉献
92岁的俞鸿儒满头银发,笑容慈蔼,个性爽朗。他对科技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和动容。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却极其低调朴素、平易谦逊。
跟他聊天,大到国家科技事业,小到子孙趣事,他对自己推崇或反对的事物总是直抒胸臆、爱憎分明。就在几年前,他还坚持乘坐公交车上班。后来所里实在放心不下,再三相劝,他才勉强同意接送。
一次无意中聊天,他得知和我是校友,便讲起了母校的往事。他声情并茂,言语温暖真切,对母校的发展和专业设置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后来我通过校友会,将他的想法和建议转达给了同济大学,学校方面非常感动,特意打电话对俞先生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1953年,俞鸿儒在大连工学院毕业时的《决心书》中写道:“我向您保证:坚决服从祖国的分配,用您教育的科学技术知识,终身不懈地建设伟大的祖国,请您相信,我将用自己的劳动维护您的荣誉,并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他用66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他做到了。
2015年中国力学大会上,87岁的俞鸿儒获颁首届“钱学森力学奖”。国之栋梁、民之瑰宝,这个力学界的“终身成就奖”他实至名归。
(作者系力学所综合处副处长、党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