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柳大纲:一生常耻为身谋
作者: 李芸      来源: 中国科学报社       发布时间:2019-10-30 16:30:47

扫一扫阅读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原所长刘德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 1993年 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青海盐湖所时给予的高度评价——“我原来不知道这里有个盐湖研究所,而且盐湖还有那么多宝藏,资源那么丰富,这些都是老同志发现的。你们很不容易,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来到这里,你们是Pioneer(先锋),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事业,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我们需要这种精神。”

说起盐湖的先锋,有一个名字绝对绕不过去,那就是中国第一位走进西北戈壁茫茫盐湖区的化学家柳大纲。

拓荒盐湖 坚守不渝

“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盆地之一,其面积约等于福建省”“从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展望这一地区化学工业的远景,是令人兴奋的”……

1959年3月1日,柳大纲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丰富》,列举了 3年来科学家在盐湖考察到的丰富宝藏——食盐氯化钠、钾盐、硼、锂、镁以及多金属矿和石油、天然气等。

文章结尾处,他写道:“盆地地区不大,而各种原料产地彼此距离又不远,将来南水北调或其他的水源问题解决了,实是一个理想的化工联合生产的巨大基地。”

这篇严谨的科学文章,字里行间满溢着柳大纲展望科研服务工农业、服务国家时的雄心与激情。

60年来,“理想的化工联合生产的巨大基地”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仅以钾肥为例,我国的产量从万吨到十万吨再到百万吨、千万吨,如今已成为世界四大钾肥国之一。而“巨大基地”这一极具前瞻性的结论,正是构建在柳大纲等先锋的拓荒足迹上的。

——1956年,柳大纲参加《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为“盐湖科学工作”部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提出“钾肥方面,首先要解决水溶性钾肥矿盐的资源问题”。

——1957年,以柳大纲为队长的“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组建。

——1958年至1960年,中苏两国合作开展“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勘探与利用”研究项目。

——1960年,第一次全国盐湖盐矿学术会议召开。会上,柳大纲提出了建立“盐湖化学”分支学科,并论述盐湖化学研究 10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1965年,青海盐湖所建立,柳大纲任所长。

从此,我国盐湖科研事业如春苗出土般迅速发展。

从 1956年到 1966年,柳大纲六入盐湖。“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一日见冬夏,风吹盐沙跑。”高原缺氧、荒无人烟,连年轻人都难以承受的环境,柳大纲这位五六十岁的老人陆续坚守了 18个月。在“三年困难时期”,即使其他部门考察人员都撤离了柴达木盆地,柳大纲的盐湖组仍然在盐湖野外,是唯一的坚守者!

多年后,柳大纲之子柳怀祖回忆,父亲在“文革”被隔离时,一位亲戚穿走了他在盐湖的工作服和鞋。柳大纲从“牛棚”回家得知后,赶紧让儿子另买衣服,把老羊皮工作服和大头皮鞋换回来,弄干净收起来。“这是在青海的工作服和鞋,不能随便穿,只能去盐湖穿。”柳大纲告诉儿子。

都说这是柳大纲公私分明、爱护公物。但细细想来,或许在柳大纲心中,那老羊皮工作服和大头鞋就是他的“战袍”吧,只有奔赴“战场”盐湖时才能穿。

拓展化学 独木成林

1955年至 1981年的近 30年间,柳大纲先后作为副所长、代所长和所长,筹建和领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工作。

而这些年中,从化学所剥离出来在中科院单独建所或并入其他所的就有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青海盐湖所、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环境化学研究所等。

这让当时化学所一些科研人员心有异议。因为作为科研人员,谁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研究所更强更大,谁都希望把更好的人员和设备留下来。

面对这样的言论,柳大纲总会和善地开导:“孩子长大了,如果还绑在父母身边,就很难成才。孩子出去了,如果不给他较好的条件也一定站立不起来。新的研究所分出去了,化学所才会有更大的空间开拓新的领域。”

作为战略科学家,他看到的不是化学所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国家化学事业的发展布局、繁荣昌盛。

当然,化学所的发展仍是他关心之重。中国科学院原基础研究局局长钱文藻回忆:“柳先生总是从全所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每年分配经费、人员任用、外事活动安排,从来没有亲疏、好恶之分,从不优待自己的领地,对自己最心爱的学生也一视同仁。”

化学所必须是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这是柳大纲给化学所确定的三条原则之一,也是针对当时历经多次分所、认为化学所要办成高分子专业所的意见的回应。

柳大纲认为,虽然分所导致某些学科研究力量削弱,但并未有根本性的影响;而化学所地处北京,国家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化学所,许多重大科研课题攻关需要多方面学科专业的配合。

柳大纲担任化学所领导期间,在规划研究领域、开拓科研方向、组建研究室组、延聘优秀人才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使得化学所在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都得到蓬勃发展。

在中国南方,有一种树叫榕树,粗壮的大树枝上会垂下一簇簇胡须似的气生根。气生根只要接触到土壤就会慢慢发展得壮如母树。落地生根、独木成林。化学所正如榕树一般,由独木孕育出多个分支,创建、成长、壮大。直至今天,不仅化学所成为力量强大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所,同时多领域化学类研究所并立也成就了郁郁葱葱的中国化学事业。

拓迹多方 大局为重

“盐湖资源丰富得很,宝藏特别多,风光也很美,到柴达木去看一看,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湖北人刘德江得到柳大纲的鼓励,从化学所直接去了青海盐湖所,在那里战斗到退休,历经36年。

“科研组织工作很重要,它能影响一个研究所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对科研更感兴趣的钱文藻,在柳大纲的鼓励下转而从事科研组织工作。

在后辈的回忆中,柳大纲总是温和的,从大局和个人出发为你的选择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他自己这辈子却只有一个词——服从。

柳大纲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4年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分子光谱,是分子光谱的先驱。1946年,他赴美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49年回到祖国。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日光灯用的荧光粉依靠进口,因西方国家封锁,价格昂贵。柳大纲从国家需要出发,接受了日光灯荧光材料研制的任务。当时有专家认为这项工作“哪是做科研,就是做配方”。

这一言论大大动摇了“军心”,柳大纲却丝毫不为所动,带领课题组的年轻人研制出无毒卤磷酸钙荧光材料,并将全部技术资料移交给南京灯泡厂投入生产。

不久后,由于保护古建筑的需要,柳大纲又一次服从国家安排,放弃荧光材料方面的研究,率团赴波兰学习和考察土壤矽化加固技术。

20世纪60年代,柳大纲受命领导研究了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中的一些化学问题。这些研究成果,或因保密原因未公开发表,或因他未署名而鲜为人知。

不仅是领域“转战”,在地域上柳大纲也是多方拓迹。

新中国成立后,柳大纲担任设在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研究员、副所长。1952年,为了支援东北建设,研究所要北迁长春。柳大纲与时任所长吴学周一起,舍弃江南优越的生活条件,组织50多位科研人员和30多位家属将300多箱仪器药品、150多箱图书资料,在两个多月内跋涉2300余公里全部搬迁完毕。

此后就是1956年开始考察、开发盐湖,从北京到西北,直至1966年。1976年,柳大纲还打算再去西北,但毕竟已过古稀之年,力不从心未能成行。病中他仍心系西北,向中央领导写信呼吁盐湖的开发。

“一生常耻为身谋”,是柳大纲最喜爱吟诵的一句古诗,也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作者简介

李芸,中国科学报社总编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