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的奔月梦想
作者: 张巧玲 来源: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发布时间:2019-10-30 16:14:51
|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7月 1日,当中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探月者们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9年主题演讲汇演暨庆祝建党98周年大会现场唱响《祖国不会忘记》时,全场沸腾了。歌声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简单的歌词唱出了这些探月者们共同的心声。短短 15年时间间,从“绕”月到“落”月,从月球正面奔向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刷新历史高度,探月人“飞向月球,邀嫦娥,揽玉兔,到访广寒宫;望背影,动人心,终圆千年梦”。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五大系统之一的地面应用系统,15年来,从无到有,在工程任务中不断壮大和成长,成为中国探月大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而他们也在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中国千年奔月梦想的崭新诗篇,践行着科技报国和科技支撑强国梦的人生理想。
用支部力量带动团队成长
2002年,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带领团队来到国家天文台,组建行星化学研究团组。
两年后,随着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获准立项,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随之成立,主要承担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之一——地面应用系统的工作。
一切皆是从零开始。地面应用系统是探月工程中唯一一个新建系统。从 2001年前后开始概念性设计,到 2003年完成方案设计,再到 2004年完成系统设计,仅用了不到 3年时间。而从一开始只有数据接收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运行处理和科学研究分系统三个部分,到现在成为能适应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各项任务的深空探测基地,也不过15年时间。
“我们真正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学习中成长。”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李春来这样感慨。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团队来说,如何凝聚人心、发挥所有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地面系统人发挥党员在团队中的积极带领作用,用党建凝聚力量、鼓舞人心。
2006年 8月,国家天文台成立了探月党支部。截至目前,支部已有党员 33人,占整个团队人数的一半以上。
十几年来,党支部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重访了洛川会议旧址,前往狼牙山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烈,感受艰苦、奉献的精神,以此激励支部党员为实现探月梦想而奋斗。
在艰苦的工作中,探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科研团队始终秉持严慎细致的工作作风,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使地面应用系统成为一支善于学习、能打硬仗的队伍。
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任务,执行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工程任务,为我国探月工程和空间探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科研成果在我国乃至世界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茫茫人海里默默奉献
1月 29日,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再次被唤醒,这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月昼工作。为了给“小兔子”保驾护航,春节期间,地面应用系统几乎所有科研人员都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紧张工作。不过对于这些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一切以工程顺利实施为重。
20多年来,他们虽未提“奉献”二字,但每人身上都有数不尽的感人故事。执行嫦娥三号任务时,系统里有不少70、80后的年轻人刚刚为人父母,或者孩子还很小,然而昼夜颠倒的工作常常让他们鲜有时间陪伴孩子,因为谁也不会在任务期间离开自己的岗位。
“嫦娥探月,看似浪漫,实则困难重重……”这是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苏彦发自肺腑的感言。
70后的苏彦是在 2004年嫦娥工程立项后不久加入地面应用系统大军的。当时地面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科学载荷探测数据下传到地球的关键接收设备——密云地面站 50米和昆明 40米大天线。
作为密云地面接收站的第一技术负责人,苏彦一直工作到临产的前一天。为了开展探测器发射之前的最后一次验证试验,她提前给孩子断奶,然后赶回密云地面站,完成器地正样对接,保证了星上和地面设备接口的正确性。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苏彦对孩子虽有愧疚,但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孩子长大后,我把他带到密云地面站,指着50米天线骄傲地对他说,看,那就是妈妈带着你一起建的天线。”
“要保证探月工程的成功,数万人的队伍里每个人都要完美地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苏彦说。
冬天,天线梯子结冰了,他们还要背着重重的测试仪器攀爬在密云 50米高度的馈源仓,在一个只能容纳 3人的狭窄空间里开展测试。为了尽量避免少到地面上厕所,测试组成员在馈源仓里工作时往往一天只喝几口水。
走过 10余年的历程,地面应用系统已完美地完成了嫦娥一、二、三号和四号任务科学数据的接收,实现零误码和零丢失,并且打通了后续火星探测科学数据下传的星地链路,这些成果要归功于每一位为工程默默奉献的探月人。
为深空探测抒写新篇章
今年 5月,距离嫦娥四号任务实施不到半年时间,由李春来带领的研究团队便以惊人的速度解析了嫦娥四号任务的首批科学成果——证实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幔的物质构成,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比起举杯庆贺每一次工程圆满成功,获得这样的突破性科学成果更令地面应用系统科研人员们激动和兴奋。他们希望利用中国自己的月球探测数据,推动月球科学的发展,同时让中国探月工程真正从工程目标驱动转变为科学目标驱动。
李春来经常玩笑地称地面应用系统为“嫦娥”最长的“长工”:“我们起得最早,睡得最晚。”
在工程方案和设计阶段,地面应用系统要制定工程的科学目标和科学仪器需求;在业务运行阶段,它是卫星有效载荷的运行管理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在工程后期,它更要组织人员对各种有效载荷获取的探测数据开展科学研究。简而言之,地面应用系统是体现既定科学目标及科学价值的研究与应用中心。
从嫦娥一号获取全月影像图,到嫦娥二号拍摄 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三号“观天、看地、测月”获得大批科学成果,再到嫦娥四号探索月球背面的未知,中国探月工程的科学应用研究不断获得新突破。
而中国的行星科学研究工作也从欧阳自远团队的“孤军作战”,发展到如今的“遍地开花”,从跟踪研究国外月球探测动态和成果,到利用自己的科学探测数据不断获得原创性的科学产出。
如今,中国的探月工程仍在继续,中国自主火星探测工程也箭在弦上,中国的深空探测脚步不断前行。“能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人千年的探月梦想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我们最好的科技报国方式。”李春来说。
路崎岖,寂无声,奔向新征程;探未知,无止境,终圆千年梦。
作者简介
张巧玲,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综合办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