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山地科学支撑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思考
作者: 罗晓梅 彭怡      来源: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发布时间:2019-6-30 16:10:11

扫一扫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把“美丽”一词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展示了一幅“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时间表和路线图。“美丽中国”,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发展和战略导向出发,通过不同的维度和发展层面,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阐述了很多新思想和新观点,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我国山区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 70%,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因此,基于这一基本国土情势,无论从自然还是社会角度,山地都是一个夺目的词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山地的认识和关注强度明显增强,山地科学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青山绿水”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山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阵地,是“一带一路”的战略前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热点,更是“美丽中国”画卷中的浓墨重彩。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重要思想论述的内涵,对于如何把握山地科学发展方向和热点,推进我国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认识

(一)实现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

“永续发展”一语最早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三个国际保育组织在 1980年出版的“世界自然保育方案报告”中提出来的。同年 3月的联合国大会也向全球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体系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永续发展。

1987年,Brundland报告提出“永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代际公平的理念,并在 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正式定义永续发展系指满足当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及后代子孙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理念的发展与提升,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战略到具体方法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而 2018年 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更是将其上升为“根本大计”,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的自然基础,强调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统一体,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存发展。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一百多年后的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向世界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人类要真正认识到其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是有意识、思想和思维的存在物,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也不是野蛮地“征服”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获得“生命共同体”的永续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举措

2013年 5月 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2013年 7月 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说:“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 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更是指出,“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这充分说明了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得益彰。

二、生态文明建设指引山地科学发展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山地科学注入新的内涵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发出的“中国声音”已然将“山”推到世界关注的焦点,明确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当这一“绿色宣言”响彻神州,传遍世界,山地科学家们无比自豪与欣慰,50年扎根西南山区艰苦奋斗、默默积累、潜心致研、执着坚守的价值得到了肯定,成都山地所为国家山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得到认可,山地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于海拔 500米以上的国土达 718.3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域国土的74.8%。山地承载了我国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服务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水能资源、碳汇、生物多样性、矿产、气候调节、游憩、文化等等。进一步关注山地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山地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升认知山地的科技能力,进而有力地支撑国家未来山区的建设与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论述中,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防治、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包括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和恢复,地质灾害防治,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以及完善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习近平总书记用大篇幅的论述,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表明了党在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努力的坚定决心。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山地生态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矛盾现象。党和国家对科学建设山地生态文明的需求,恰恰与山地所山地灾害、山地环境与山区可持续发展三大研究领域无缝对接,对山地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指引着山地学科布局的优化升级,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为山地科学注入新的内涵。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山地科学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十九大指出要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迎来了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决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需要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三大洲,涉及 70多个国家、44亿多人口。沿线自然环境差异大,灾害类型多样(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旱灾害和海洋灾害)、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而且沿线多数国家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弱,频繁发生的灾害严重影响民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部分国家甚至因巨灾造成社会和政治动荡,减灾需求非常迫切。

据国际灾害数据库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对灾害损失是全球平均值的 2倍以上,自然灾害是“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防灾减灾是沿线国家所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各国间的“最大公约数”,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切入点。而“一带一路”的优先发展领域是“设施畅通”,即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涉及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陆路穿越欧亚大陆中、高山区,这里大多地质构造活跃,是各种灾害的活跃区;海路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运、港口建设、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安全也面临灾害威胁;此外,全球气候暖化大大增强了特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的研究。

自 2016年中国科学院对“一带一路”相关科学研究进行布局后,山地所承担的“‘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防控国际研究计划”推进得有声有色。先行先试区中巴经济走廊专项的野外考察、数据分析等涉及当地灾害风险的评估与研究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开展。截至目前,已经相继在北京、伊斯兰堡等地召开多次“一带一路”国际减灾防灾专题的学术研讨会,与 10多个沿线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专家围绕“一带一路”防灾减灾重大科技挑战与关键领域展开研讨,同时也多次召开国内专题学术会议,凝聚我国政界、学界、产业界院士、专家的智慧,携手推动和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科研机构间的科技合作平台、科学家联盟。此外,山地所还承办了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一带一路’重大自然灾害防治技术培训”,为提升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影响力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山地科学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18年年底,中科院正式批准依托山地所筹建“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此中心正是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框架下启动的旗舰合作项目,旨在在防灾减灾、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乡村振兴战略为山地科学服务经济民生开辟新的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标志着我国从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向新时代城乡融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转变。我国大部分乡村分布在山区,目前仍有超过 40%的人口生活在山区,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西部的山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山区的大开发,乡村振兴就是山区振兴。

早在 2009年,山地所就在《科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山区振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持续发展呼唤制定山区发展振兴规划”的长篇通讯。文章指出,我国山区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缺失,将严重制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进程;我国的山区发展战略必须优先关注民生;山区的资源开发必须强化可持续管理能力;山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应对能力薄弱;山区的发展研究亟待加强系统性和整体性;山区体制观念滞后明显制约新山区、新农村的创新发展……只有做到我国广大山区的振兴,才能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出山区发展振兴规划,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是国运所牵、国脉所系!八年的遥山呼唤,山地人终于盼来了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回应,为山地科学服务经济民生开辟新的方向。

三、“美丽中国”呼唤山地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征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有机统一,其中山地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

面向“美丽中国”新蓝图,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新格局下,如何扭转人与自然之间持续紧张的矛盾关系,如何保障国家各项重点建设中的防灾减灾安全需求,如何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如何使生态资源在市场中体现其经济价值,如何使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成为区域优势,如何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是“美丽中国”对山地科学的呼唤,是新时代对山地科学改革发展的战略指引。

山地所未来发展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以山地防灾减灾为重要途径,以山区生态安全为保障,以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凝聚广大科研及管理者的智慧,做强山地学科,为支撑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安全作出新贡献。立足山地学科优势,传承山地人精神,不断探索新时代山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践行“认知山地科学规律,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迈向山地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在“美丽中国”的画卷中重笔挥洒,描绘出山地科学的壮丽之美。

作者简介

罗晓梅,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彭怡,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党办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