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杰出的科学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黄维垣院士的故事
作者: 潘柏熙            发布时间:2019-4-30 15:32:14

扫一扫阅读

 

黄维垣(1921-2015),有机化学家,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1943年 7月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毕业,1949年夏获岭南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 6月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五十多年如一日,在甾体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研究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为我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大的贡献。是世界著名的氟化学家,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黄维垣 1921年 12月 15日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益三曾任福建协和大学和厦门大学教育系教授。黄先生自小天资聪明,好学上进,胸怀大志。黄先生最初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济世救人。1938年,他进入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修读医学预科,

1941年秋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1942年初,北平沦陷,协和医学院被日军接管,黄先生学医的理想破灭了,只能留在协和大学改修化学专业。就此,黄先生与化学结缘,并走上毕生从事化学研究的人生旅程。

留学哈佛,历尽艰辛,回国效力

1949年夏天,黄先生在广州岭南大学完成学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他在论文研究中突显的科研才华,受到化学系主任、留美哈佛大学博士曾朝明教授的赏识,推荐他到哈佛大学弗赛尔 (Louis F.Fieser)教授处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 9月黄先生经过十天的旅途到达哈佛大学。第二天,来不及调整时差,就被安排参加推荐生的摸底考试,尽管仓促应试,黄先生还是以一个“A”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入学审查,弗赛尔教授非常满意。因为是两位教授间的推荐,进入哈佛学习后,黄先生得不到政府的资助,此时,他身上仅有出国时所带的 100美元,面临生活费无着落的尴尬,所幸的是,得到弗赛尔教授的鼎力相助,才得以解决留学经费的大难题。

1952年 7月,黄先生通过了“甾醇和胆汁酸系列化合物的合成”论文的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此时,黄先生归心似箭,期盼尽快回到祖国服务,他立即向美国移民局申请回国,移民局以“朝鲜战争”为借口,拒绝他的申请。黄先生被迫留在弗赛尔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工作。同时,他与被拒绝回国申请的其他中国留学生,不间断的开会,商讨对策。1954年8月5日,黄先生与张家骅、张斌、林正仙、师昌绪等 26名留美学生联名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信,要求撤销不准中国学生离境的禁令。他们的联名信发表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受到旅美爱国侨胞和美国友人的同情和支持。经过不间断的艰难努力和抗争,1955年 4月,黄先生等中国留学生终于得到美国移民局的离境许可。就在这个时候,黄先生收到妻子陈玉凤的来信,告知她已获得赴哈佛大学教育系留学的签证。情投意合的妻子,为了能让丈夫早日实现报效祖国的夙愿,毅然放弃自己多年赴美攻读研究生的梦想,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就这样,黄先生与师昌绪、张兴铃、林正仙等留学生于 6月17日从旧金山搭乘邮轮,为期三周,经檀香山、马尼拉到达香港九龙,随后从九龙乘火车回到广州。

1955年 9月 19日,黄先生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员。继续在甾体、萜类和生物碱领域开展研究。在甾体化合物研究中,凭借他丰富的甾体立体化学知识,发现已有文献关于华薯蓣皂甙元(Sinodiosgenin)构型的研究存在矛盾,经过严格的实验论证,他更正了这一甾体化合物的构型。研究论文 1956年 5月在《化学学报》发表,这是黄先生回国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至今,戴立信院士仍然清晰地记得,他说 :“黄维垣刚一回国,就纠正了国内在甾体化学,立体化学方面的一个错误。”

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黄先生与朱任宏先生合作,对金果榄、乌头和白头翁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经过研究纠正了金果榄中的中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的错误认识,鉴定了金果榄碱的化学结构。

黄先生利用留学所掌握的最新知识,使有机所乃至中国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开始迅速与国际接轨。他讲授构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普及红外光谱分析法在有机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聂崇实合作翻译贝拉米(L. J. Bellamy)1958年著的《复杂分子的红外光谱》一书,成为红外光谱解析的主要工具书。在他的推动下,有机所成为全国第一个引进核磁共振仪的科研机构。由于黄先生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中国有机化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服从国家需要,开创有机氟化学研究

1958年 6月,因国防建设需要,黄先生放弃自己钟爱、熟悉、颇有建树的专业,转到国家急需开展的研究领域,接受硼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研究任务。先是开展硼氢化学研究,后来又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研究。黄先生带领科研人员,白手起家,创建有机氟化学研究室,建立多种氟化手段,为我国的原子能和航天工业研制出氟油、氟塑料和氟橡胶等多种关键的含氟材料。先后成功地研制了新型含氟表面活性剂、铬雾抑制剂、氟碳代血液等一大批新型民用含氟材料,为我国有机氟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氟化学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黄先生发现并系统研究了氟化学领域著名的亚磺化脱卤反应,发展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和磺酰卤的化学。该研究成果 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黄先生在氟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重要的开创性成果。在他的带领下,有机所成为国际知名的氟化学研究基地,黄先生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氟化学家。为表彰黄先生对氟化学研究的杰出贡献,1986年在法国举办的氟元素发现 100周年的纪念会上,他被授予国际氟化学届的最高奖—“莫伊桑(MOISSAN)奖章。2011年,中国化学会也设立了以黄先生名字冠名的“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用于表彰和激励我国杰出的氟化学研究人员。

国际氟化学领域的权威刊物《国际氟化学杂志》给黄先生出了两次专刊,庆祝他八十岁和九十岁生日,这是该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给华人科学家生日出专刊,充分体现了黄先生在氟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研究生教育独树一帜

黄先生非常重视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他从 1956年起至1996年四十年的时间里,招收培养研究生。黄先生说:“不能把研究生作为劳动力,而是要担当起我们的培养职责”。他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得到了许多研究生导师的赞许和接受,影响了几代人的观念转变。

黄先生说,研究生不是挑选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他对研究生既严格又放手,着力培养学生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强调要选择有原创性的、适合研究生的论文题目。他培养的黄炳南博士是中国自己授予学位的第一位有机化学博士。他把学生当作朋友,他常说:“研究生年轻、聪明、有干劲,也推动了我的进步。”

1978年,黄先生担任所领导后,采取了一系列特殊又有效的措施,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开设实验操作技术的训练课程;

开设研究生课程,带头给学生上课,鼓励并组织高级研究人员给研究生讲课。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后,有机所成为中科院系统唯一自己单独开设研究生课程的单位;

推行研究生选导师的办法,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双向积极性;

实行准导师制度,为导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引入哈佛大学博士生累积考试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自主查阅新文献的好习惯,对扩大知识面,练好基本功取得很好的效果。

由于黄先生的坚持和努力,有机所的研究生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有机所的研究生教育独树一帜,许多高校和研究所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袁承业院士每次谈到研究生工作时,总要说:“有机所的研究生工作有现在这么好的局面,黄维垣所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功不可抹! ”

黄先生利用广泛联系国际同行的机会,积极推荐、选派研究生和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出国学习深造,为研究所造就了一支科研骨干队伍。

黄先生为人正直、谦和,平易近人,毫无私利,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深受大家的敬重和爱戴。他光辉的一生有过太多的荣誉、奖励和光环,但从不居功自傲,总是低调面对。黄先生的优秀品德,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者简介

潘柏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原所长办公室副主任,上海药物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