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 后一篇
种子里的科学家精神
作者: 胥伟华 孟菲            发布时间:2021-9-1 10:09:00

扫一扫阅读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以中科院院士李振声、李家洋为代表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大党员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过程中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服务人民 勇攀高峰

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上世纪50年代初,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粮食严重减产。1956年,李振声院士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省杨凌镇,来到当时的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为了寻找病害的新抗源,李振声院士育成了多种“小偃麦”杂种新类型和“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上世纪90年代初,他又从我国地少人多、农业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创了以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为突破口,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

李振声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工作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第一线,解决农业实际问题是他毕生的心愿。从风华正茂到满头银丝,他培育的“小偃”系列及衍生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亿亩,为农民创造了近百亿元的经济效益。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始终不忘初心:“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1994年,为了兑现当年对老所长胡含研究员许下的承诺,在美国完成博士后训练的李家洋毅然决定回国,致力于粮食增产研究。他白手起家,通过收集破旧的实验器材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立足于当时的国情,李振声院士倡导的为“新绿色革命”准备基因资源成为农业科研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成为李家洋院士追求的目标。他历时5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植物图位克隆技术体系,奠定了我国水稻功能研究的重要基础。他坚持分子设计育种理念,与合作者培育的“嘉优中科”与“中科发”系列等高产优质、高抗高效的水稻新品种中,有34个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4200万亩,推动了我国水稻品种的升级换代。

追求真理 淡泊名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两位院士潜心研究的初衷和不懈追寻的价值取向。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增产,李振声院士在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各个阶段后提出,只有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才能保证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增长。他撰文提出向盐碱地要粮,还为50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起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渤海粮仓”。为推动“渤海粮仓”工程的实施,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李振声院士吃住在试验站,在盐碱耕地上抓试点做示范,将小麦产量由亩产不足600斤提高到了近千斤。两年后,“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在科技部的支持和中科院几任院领导的推动下,通过与地方科技部门共同努力,项目在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累计示范推广8016.7万亩,增粮209.5亿斤,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为突破水稻产量瓶颈,育种家提出了理想株型的概念,希望培育出分蘖数适宜、茎秆强壮、穗大粒多的高产理想株型品种。为此,李家洋院士带领团队历时20多年,解锁水稻优质高产的基因奥秘,在水稻优良性状形成机理以及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带领中国水稻科研从跟随到引领,逐渐走向国际前沿。正当大家为之喝彩之时,年过六旬的李家洋院士又组织团队,开始利用橡胶草进行天然橡胶合成与生产的研究。“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李家洋院士用一生诠释了“求实奉献”的真谛。

集智攻关 甘为人梯

李振声院士始终秉持“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这一理念,为青年一代的成长铺路搭桥,为祖国培养新生科技力量。他将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振声奖学金”,用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2008年至今,“振声奖学金”已资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超过70人。多年来,李振声院士始终教育年轻人要把科研方向与国家粮食安全紧密结合起来,帮老百姓牢牢端好“中国饭碗”。李振声院士的一生可简要概括为:做人,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做学问,勇于创新;做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李家洋院士带领团队,经过7年协同攻关,于2003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水稻株型的第一篇文章,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然而,在水稻这样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基础研究领域,科研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李家洋院士一直将集智攻关看作是使科研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法宝。2018年,李家洋院士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这位声名远扬的水稻专家在领奖台上略显紧张地说:“这是团队所有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我只是代替团队来领奖。”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遗传发育所广大科技工作者将继续以李振声、李家洋两位院士为榜样,矢志践行“厚德、笃志、求索、创新”的遗传发育所精神,面向我国农业和人口健康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生命科学前沿与种子创新,响应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解决遗传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胥伟华系遗传发育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孟菲系遗传发育所党委委员、党办主任)